•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研究設計

Dalam dokumen 第一章緒論 (Halaman 45-49)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四節 研究設計

HAS 的評分,以作為後測資料。另外,再收集個案手術後三天內之止痛藥使用 總劑量及被動性膝關節彎曲角度。耳穴按壓介入之研究設計模式如表3-1,資料 收集流程圖如圖3-2。

二、研究人員的訓練方面

耳穴貼壓與按壓由研究者親自執行,執行前研究者至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 院區門診學習及實習,並經中醫師評定合格。資料收集研究人員之訓練,甄選具 有護理證照及臨床經驗,並精通國台語且善溝通技巧者。資料收集之研究人員不 參與選樣及實驗組與對照組之分配,僅參與資料收集。訓練期間先與研究者討論 研究使用之量表,逐一閱覽內容及記分方式,討論澄清所有疑問,並應用國語及 台語二種語言各演練二次,以熟練訪談技巧。至於生理指標監測儀器操作部分,

由研究者親自教導資料收集者並經回覆示教,至少需連續二次達完全正確。此外 在研究預測階段,與研究者共同進行個案訪談與資料收集至少二次,以達到一致 性。正式研究進行期間,如有疑問當日立即聯繫並討論,隨時澄清與解決問題。

三、研究倫理考量方面

本研究需經學校研究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並獲得該區域教學醫院人體試驗 委員會通過後,開始進行收案。研究進行前經得主治醫師與病人同意,由研究者 本人向病人解釋本研究目的與執行方式,有意願參與研究計畫者給予填寫同意 書,如附錄一。詳細解釋說明並保證病人於研究進行中,不影響其醫療計畫及照 護措施,研究過程中,病人可因任何理由要求終止參與研究計畫案。

研究資料一律採不記名方式,亦不公開個人資料,資料收集過程以匿名收案 編碼方式處理,除提供本研究學術使用外不作其他用途。資料專櫃上鎖保存,五 年後銷毀。

表3-1 耳穴按壓治療研究設計模式 組別

測量時間

前測 介入措施 後測

Post-op day1

Post-op day1

Post-op day2

Post-op day3

實驗組 O1 X / O2 X / O2 X / O2

對照組 O1 O2 O2 O2 測量工具

被動性膝關節彎曲

角度(CPM) √

VAS疼痛量表 √ √ √ √ VAS焦慮量表 √ √ √ √

生理指標測量 √ √ √ √

SF-MPQ量表 √ √

醫院焦慮量表 √ √

止痛藥使用總劑量 √

說明:O1表實驗組與對照組同步進行病人前測資料收集

O2表實驗組與對照組同步進行病人後測資料收集

X 表實驗組執行耳穴貼壓方案

√ 表測量工具的施行

圖3-2 資料收集流程圖

選取符合收案之病人徵得同意後,隨機分派至 實驗組、控制組

實驗組

(接受常規照護、疼痛治療及耳穴貼壓) 控制組

(接受常規照護、疼痛治療)

前測資料收集:手術後第一天 ( post-operative day1 )

Part 1:生理指標

Part 2:疼痛VAS測量、焦慮VAS 測量、SF-MPQ、醫院焦慮 量表

手術後第一天( post-operation day1) 協助於耳穴處黏貼磁珠

前測資料收集:手術後第一天 ( post-operative day1 )

Part 1:生理指標

Part 2:疼痛VAS測量、焦慮

VAS測量、SF-MPQ、

醫院焦慮量表

執行耳穴按摩方案

每日進行3次( 9AM-1PM-5PM ) 1分鐘按壓10次,

耳穴按壓方案期限:3天

後測資料收集:

每日5PM耳穴按摩結束後進行 Part 1:生理指標

Part 2:疼痛VAS測量、焦慮VAS 測量

手術後第三天5PM耳穴按摩結束 後

Part 1:生理指標

Part 2:疼痛VAS測量、焦慮VAS 測量

Part 3:SF-MPQ、醫院焦慮量表 、止痛藥使用總量、被動性 膝關節彎曲角度(CPM)

後測資料收集:

每日5PM後進行 Part 1:生理指標

Part 2:疼痛VAS測量、焦慮VAS 測量

手術後第三天5PM測量 Part 1:生理指標

Part 2:疼痛VAS測量、焦慮VAS 測量

Part 3:SF-MPQ、醫院焦慮量表 、止痛藥使用總量、被動

性膝關節彎曲角度

(CPM)

Dalam dokumen 第一章緒論 (Halaman 4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