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耳穴療法與關節手術病人手術後疼痛

Dalam dokumen 第一章緒論 (Halaman 36-39)

耳穴療法應用在關節手術病人手術後疼痛之相關研究不多,經文獻查証僅三 篇,分別敘述如下:

第 一 篇 為 學 者 Usichenko、Dinse、Hermsen、Witstuck、Pavlovic 及

Lehmann(2005)的耳穴針刺對全髖關節置換術手術後疼痛緩解的研究,共有54位

全髖關節置換術病人參與,其中 29 位病人接受手術後病人自控式止痛(patient - controlled analgesia, PCA)處置之外,還接受神門穴、肺穴、視丘穴及髖關節穴耳 穴埋針治療,另25位病人則接受手術後PCA疼痛處置及耳廓處假穴位埋針,耳 穴埋針存留三天,研究以視覺類比尺度量表測量疼痛,當疼痛強度大於VAS 40 mm時,則鼓勵病人按壓耳穴埋針點5分鐘,如疼痛無法緩解,則按壓使用PCA, 結果發現在二組病人疼痛強度相似之下,耳穴埋針治療組(實驗組)病人手術後36 小時的止痛藥(piritramide)使用劑量(37 ± 18 mg)明顯低於假穴位耳穴埋針之對照 組的病人使用劑量(54 ± 21 mg)。上述研究雖然隨機分派二組執行,且為雙盲(病 人及收集資料者)設計,但因研究對象為全髖關節置換術手術後病人,非本研究 之對象,加上第二節文獻查證結果膝關節置換術病人手術後疼痛程度較髖關節置 換術者嚴重,因此耳穴療法對膝關節置換術病人手術後疼痛的影響是值得探討的 議題。

第二篇為 2005 年 Usichenko 等學者的耳穴針刺對門診膝關節鏡手術後疼痛

緩解的研究,共20位膝關節內視鏡手術病人參與,但其中2位病人因病情改變 而未完成研究。實驗組 10 位病人除了接受一般標準疼痛處置(口服止痛劑)外,

還接受神門穴、肺穴及膝關節穴的耳穴埋針治療,另8位對照組病人則接受一般 標準疼痛處置(口服止痛劑)及耳廓處假穴位埋針,耳穴埋針存留一天。研究以視 覺類比尺度量表作為疼痛評估,當疼痛強度增強VAS大於40 mm則鼓勵病人按 壓耳穴埋針處 5 分鐘,10 分鐘後疼痛強度 VAS 仍大於 40 mm 則給予止痛藥 (ibuprofen)。結果發現在二組病人疼痛強度無統計差異下,對照組病人手術當日

使用止痛藥(ibuprofen)的劑量( 800~1000 mg,中位數800 mg )明顯高於實驗組病 人的使用劑量( 200~800 mg,中位數500 mg ) (Usichenko et al., 2005)。該研究因 樣本數少,原收案20人,因個案病情改變而流失,僅剩18人,故所得結果較無 法廣泛推論。

第三篇為 2007 年 Usichenko 等學者的耳穴針刺對門診膝關節手術後疼痛緩

解的研究,原始研究收集 120 位門診膝關節內視鏡手術病人參與,隨機分派二 組,但有15 位病人在研究過程中因病情改變而未能繼續參與,整體研究個案流

失率為12%,低於研究樣本估計時的預期值15%。實驗組61位病人除了接受一

般標準疼痛處置(口服止痛劑)外,還接受神門穴、肺穴及膝關節穴的耳穴埋針治 療。對照組 59 位病人則接受一般標準疼痛處置(口服止痛劑)及耳廓處假穴位埋 針,耳穴埋針存留一天。研究以視覺類比尺度量表(VAS 100-mm)作為疼痛評估,

當疼痛強度增強則鼓勵病人按壓耳穴埋針處,當疼痛強度VAS大於 40mm則給 予止痛藥(ibuprofen),結果發現在二組病人疼痛強度無差異下,對照組病人手術 當日使用止痛藥(ibuprofen)的劑量( 200~800 mg,中位數600mg )明顯高於實驗組 病人的使用劑量( 0~600 mg,中位數200mg ) (Usichenko et al., 2007)。該研究對 象為門診膝關節手術病人,病情較輕且手術範圍較小。就手術後疼痛而言,手術 損傷範圍愈廣泛者其手術後疼痛程度愈強,除此之外,膝關節置換術病人術後常 接受手術後病人自控式止痛(patient - controlled analgesia, PCA)疼痛處置,故諸多 情境不同下,其研究結果僅提供參考。

此外,Usichenko 等學者的研究是以耳穴針刺做為介入性措施,分成實驗組

與假穴組,經諸多實驗結果得知因全身經絡是相通的,假穴組之研究結果常具有 不等程度的安慰劑效應(placebo effect)。而本研究將以不具侵入性之耳穴貼壓法 取代具侵入性的耳穴針刺措施,雖然本研究設計仍是隨機分成二組,但對照組為 避免安慰劑效應(placebo effect),將僅提供病人自控式止痛(patient - controlled analgesia, PCA)處置。

總之,由上述研究可得知耳穴療法的輔助執行是可降低關節手術病人手術後

止痛藥的使用劑量,因此,若能將耳穴埋針方法改成較不具侵入性的耳穴貼壓按 摩方法,則可提升病人的接受意願,臨床使用時也不必擔心因耳穴埋針導致之傷 口感染發生、漏起針或出現針刺皮下出血情形。

Dalam dokumen 第一章緒論 (Halaman 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