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七節 研究倫理
36
37
呈現自我的經驗、想法與感受,因此研究者有義務和責任保護受訪者之所有權益,
避免研究參與者遭受到不必要的風險與傷害,本研究計畫已經由馬偕紀念醫院人 體研究倫理會審查委員會同意通過(16MMHIS144e),方得進行研究。以下針對訪 談前、中、後說明本研究倫理考量:
一、訪談前
在研究開始之前,研究者先向北部某醫學中心人體試驗委員會提出申請,於 審查通過後方執行本研究。在正式訪談前,研究者至少使用10分鐘的時間向受 訪者進行自我介紹、研究主題、研究目的、研究過程、研究步驟、蒐集資料的方 法和工具、研究的期間範圍、訪談時間、訪談錄音、資料的分析處理與應用、研 究結果的用途、隱私權和保密之處理、研究參與者的回饋機制以及聯繫的管道和 方式等進行詳細的解說,說明的過程必須使用符合研究受訪者教育程度或文化背 景,輔以淺顯易懂的對話方式進行,提供充分的時間讓研究參與者提出任何相關 的問題和疑惑,研究者必須要誠實的回答問題,以確保受訪者確實明白所有陳述 的內容,並給予充分的時間考慮是否願意參加本研究,避免研究參與者有勉為其 難同意的情況產生,如受試者考慮之後無意願參與本研究,必予以無條件的尊重,
並不影響任何權益。
二、訪談中
待研究參與者同意參與本研究之後,進一步討論約定訪談的時間與地點,於
開始訪談前,再次說明研究主題、目的、過程及步驟後,簽妥研究同意書後方能 開始進行正式訪談,並且向研究參與者說明同意書是針對此研究過程同意參與,
並非強迫,其不具有任何合約效力。在開始訪談前,必須再次向研究參與者說明 取得同意錄音後,才使用錄音的方式進行訪談,並告知研究參與者有隨時關掉錄 音機、終止會談之權利。訪談過程中,研究者對研究參與者所提供的所有資料,
會秉持接納、尊重、不批判及傾聽的態度,若遇有令其感到不舒服的主題時,尊 重其拒絕答問題的權力。訪談過程隨時注意研究參與者的情緒變化、心理壓力或
38
是負向情緒,當研究參與者有情緒起伏變化時,採陪伴的態度適時給予關懷與傾 聽,再依受訪者的意願決定是否繼續訪談。研究過程中,尊重研究參與者有權在 任何時間無條件退出本研究。
三、訪談後
訪談結束後,研究者邀請一位文字稿轉錄者將錄音檔轉譯為逐字稿,研究者
先與該文字稿轉錄者說明參與本研究之工作職責與保密原則並簽署參與同意書
(附錄七),強調文字稿轉錄者須在 24 小時內完成文字轉錄工作,並不得和研究
者以外的人討論所有錄音內容,且逐字稿不得另存備份與外流,完成文字轉錄工 作後必須將錄音檔及逐字稿一併交回給研究者。研究者會妥善保存書面文件及錄 音檔,僅供研究分析使用。逐字稿完成確認無誤後,邀請研究參與者進行逐字稿 檢核確認資料符合訪談內容,當研究參與者察覺訪談逐字稿資料的敏感性或不適 用時,有權利於訪談後要求刪除資料記錄,予以無條件尊重。研究對象的個人基 本資料將予以保密,訪談逐字稿將不會呈現參與者的姓名,不會有任何相關與可 辨識的個人基本資料,逐字稿僅以代碼方式呈現,以確保並尊重個人隱私。訪談 錄音檔、逐字稿、訪談過程手稿及訪談日誌等所有相關研究資料,於資料收案五 年後予以銷毀,以確保研究對象的權益。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