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四節 資料收集

研究者向人體試驗委員會提出研究申請通過後,方進行資料收集,針對符合

本研究收案條件之護理臨床教師,立意取樣先與之電話聯繫,寄發訪談邀請函(附 錄二),說明研究主題、目的、方法、工具及資料的保密性,取得同意後約定訪 談時間及地點,於正式訪談前再次說明本研究的目的、方法、相關權益並簽署同 意書後(附錄三),採用一對一的深度訪談作為資料收集的方式,利用半結構訪談 指引作為訪談架構,資料收集的過程中,研究者以錄音筆錄下每次的訪談過程,

並以紙筆記錄受訪者非語言的反應,於每次訪談後書寫訪談日誌(附錄五),並進 行與形成理論有關的紀錄,分別描述如下:

一、受訪者基本資料

在訪談前同時收集受訪者的基本資料如:性別、年齡、學歷、護理臨床工作 年資、工作科別、參與護理臨床教師培訓課程時間、教學年資、輔導過幾位新進 護理人員等(附錄四)。

三、訪談日誌

研究者不只將訪談逐字稿的資料詳實記載,也要將自己的研究歷程做成詳盡

30

的訪談日誌(附錄五),以作為日後研究資料的反思參考之依據。研究者訪談後立 即將重要發現及觀察心得以日誌記載,記載內容為語言和非語言的意義詮釋,包 含:研究者陳述問題的順暢度、發問問題的方法、給予受訪者回應的方式、對訪 談流程的掌控、受訪者回朔記憶的程度、訪談中是否有特殊事件、當天訪談環境 的描述、受訪者回答問題的反應與表情(熱烈的或冷漠的)、受訪者有意義的語氣 及肢體語言動作等,任何與研究主題有關之訊息與發現,將全部立即記錄每次訪 談過程中,以作為協助研究結果意義之建構。

四、資料收集過程

(一) 本研究以立意取樣方式,研究者先向研究機構取得護理臨床教師名冊進行訪 談邀約,尋找符合受訪條件者,以電話的方式向符合條件者提出邀請,研究 者先說明研究者的背景、身分、角色,以及從事此研究的動機及研究目的給 予訪談邀請函,也邀請受訪者提出在受訪過程中可能會有的擔心或疑慮,待 同意訪談後,填妥訪談同意書,並約定正式訪談時間及地點。

(二) 訪談的時間及地點皆由受訪者決定,但為確保錄音良好,將以安靜、獨立的 場所,避免訪談過程中受到干擾,訪談過程中將全程錄音,因此準備錄音筆 兩隻,確保錄音效果,每次訪談時間為60-90分鐘,直到受訪者認為已經完 整表達其想法為止。以開放、接納的態度,營造訪談氣氛以進行一對一訪談。

訪談前將先測試錄音設備,以確保錄音能順利完成。

(三) 每次訪談結束,即進行逐字稿謄寫紀錄,於訪談結束24小時內請文字轉錄

者以電腦謄打訪談逐字稿,研究者會於24小時內整理完畢訪談筆記及訪談 日誌,並於48小時內反覆核對文字轉錄者所謄打的逐字稿資料內容之正確 性,接著邀請受訪者進行逐字稿檢核(附錄六)確認資料符合訪談內容。

(四)將逐字稿的資料進行整理與分析,並根據資料分析的結果,進行下一位受訪 者訪談指引的修正(圖3-1)。

31

3-1 資料蒐集過程

修正訪談指引後進行下一位研究參與者訪談 確認回覆之檢核回饋表無誤後開始進行資料分析 將訪談逐字稿及研究對象檢核回饋表交與受訪者進行檢核

自我檢視是否需邀約第二次訪談

訪談結束48小時內將錄音內容謄錄於逐字稿並詳實記錄訪談日誌 進行深度訪談,以錄音方式進行

與同意受訪者簽署同意書並約定訪談時間及地點

以電話聯繫說明研究目的及訪談流程詢問研究對象參與本研究之意願 同意受訪者提出研究邀請函

立意取樣選定個案 取得倫理委員會的同意

文獻查證、研究參與者的設定和設計蒐集資料的輔助工具 確定研究主題和目的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