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三節 研究工具
本研究工具之製作及選擇,乃是參考國內外文獻、研究目的及研究設計而 定,分為護理介入措施、測量問卷及測量項目與方法分別作說明。
一、護理介入措施介紹
(一)運動護照
運動護照由研究者自行設計而成,提供實驗組一及實驗組三之病人,進行約 30 分鐘有關疾病與運動之護理指導。此運動護照內容由研究者取得國健局及希
65
望基金會之同意後參照其網路資料編寫成冊,內容共分:我的健康資料、認識高 血壓、高血壓的管理、高血壓病人的運動、認識我的身體活動、打造屬於自己的 活力計劃、名人現身說法-談健走、運動紀錄表等八部份。字體為 16~24 號字、
採圖文並茂方式以方便病人閱讀。設計理念是依據跨理論模式,表3-3-1乃依照 不同運動改變階段給予不同之策略及護理措施(曾等,2003)。
表3-3-1 運動改變階段之策略及措施
運動階段 階段定義 使用策略 護理措施 運動護照
對照內容
動機前期
目前沒有運動 行為,且在未 來六個月沒有 運動之動機。
喚起意識、情 緒解除、環境 再評價。
1.目標在使病人警覺到運 動的需要。
2.護理人員可利用書面、或 團體衛教方式告訴病人 不運動的危險及運動的 好處。
認識高血壓、血 壓的管理、高血 壓病人的運動。
動機期
目前沒有運動 行為,但在未 來六個月內有 開始想要運動 之強烈動機。
喚起意識、自 我再評價、社 會開放、自我 開放、強化處 置。
1.目標在使病人增加能改 變的信心。
2.護理人員可以教導病人 運動種類、方法及相關安 全知識,並讓病人列出運 動對他的好處及壞處。
血壓的管理、高 血 壓 病 人 的 運 動、認識我的身 體活動。
準備期
目前有運動但 尚不規律,打 算近期要採取 行動。
自我開放、強 化處置、幫忙 關係、條件抵 銷。
1.目標在鼓勵病人運動,進 而規律執行。
2.護理人員可提供多樣式 運動方式供病人選擇。
認識我的身體活 動、打造屬於自 己的活力計劃、
運動紀錄表。
行動期
指已開始規律 運動,但還不 到六個月。
強化處置、幫 忙關係、刺激 控制。
1.目標在鼓勵病人持之以 恆的運動。
2.護理人員可適當的表揚 其運動行為,以強化其運 動習慣。
打造屬於自己的 活力計劃、名人 現 身 說 法-談 健 走 、 運 動 紀 錄 表。
運動護照(附錄二)(圖 3-3-1)內容為 A5 大小,外飾以醒目圖案做成桌 上型月曆格式,乃基於偏鄉民眾每天看日曆或月曆的習慣,桌曆形成過程乃是徵 詢五位臨床經驗專家,其中四位贊成做成桌曆型態,理由是方便翻閱和記錄血壓 及運動時間,牆上掛曆雖方便翻閱卻不方便記錄,因此決定採用桌曆方式,將運 動護照與月曆結合,以提醒病人注意身體活動習慣的養成。
圖 3-3-1 運動護照
66
運動護照前半部份為護理指導內容,乃參考國民健康局之高血壓防治學習手 冊及希望基金會之健走新知部份內容編纂而成。後半部份則為月曆格式記錄方 式,教導病人每日測量血壓並記錄,另外教導病人填寫每日身體活動時間,每週 由病人自行統計身體活動次數及活動時間,以提醒病人養成量血壓及身體活動的 習慣(希望基金會,2012;國民健康局,2012)。
運動護照的效度檢定,採內容效度(content validity),針對護照內容採取 四點量表進行評價(林,2007)。專業專家效度部份由臨床專科醫師、護理專家 及護理教師評定運動護照內容之正確性、適用性、相關性、及重要性。並另行聘 請臨床經驗專家五位,針對運動護照的護理指導內容或措辭给予評分或提供意 見,以做修訂後使用。
六位專業專家(附錄三)中一位為心臟內科專科醫師,其學歷為國內知名大 學醫學系畢業,二位臨床護理專家及三位護理教師均為國內外知名大學畢業之護 理博士,工作年資均有25年以上,無論是學術上之造詣或臨床工作經驗,均是 一時之選。針對護理指導手冊單元內容之正確性、適用性、相關性及重要性,學 者專家評分均為3分以上,其CVI(Content Validity Index,計算公式=大於3 分項目總和/項目總和數)為 1(林,2007),提出之建議包括:p4 高血壓定義 及明確測量時間、腰圍及BMI應加上正常範圍、p8高血壓合併症應加上眼睛部 分、p13運動強度可以心跳速率來評估,一般最大心跳不超過【(220-年齡)*0.8
(男性),(220-年齡)*0.7(女性)】;最低心跳不低於【(220-年齡)*0.6(男性),
(220-年齡)*0.55(女性)】、及 p21~p25 應作詞句上之修飾以讓病人更容易瞭 解等,並有一位專業專家建議封面之口號應押韻,以便病人容易記憶及背誦。
五位臨床經驗專家(附錄四),其中男性3位,女性2位,年齡介於57~64 歲之間,教育程度為小學與大學畢業之間。針對護理指導手冊單元內容之明確 性、及適用性,經驗專家評分均為3分以上,其CVI(Content Validity Index,計 算公式=大於3分項目總和/項目總和數)為1(林,2007),經驗專家提出之幾
67
項改善意見,包括:日期字體太小、p10內容太專業應簡化、底色不夠對比、p12 部分內容應加上警語、p24應明確寫出運動時間、及p26活動地點可將獅頭山風 景區換成社區步道等。研究者將專業專家及臨床經驗專家的建議整理後,與專家 討論後一一加以修正,運動護照內之其他護理指導內容,專業專家及臨床經驗專 家均覺得淺顯易懂,能夠讓高血壓病人認識高血壓,瞭解運動對高血壓的影響、
及如何記錄。
(二)簡訊提示:
進行研究之前,在門診針對 100 位看診病人進行試驗性研究,發現其中 80 位中年病人有72.5%擁有手機,其中55%會閱讀簡訊,使用比例高於使用電腦的 電子郵件(28.8%),因此決定使用與科技結合之護理措施-簡訊提示,來提醒病 人執行身體活動。前趨試驗時與病人討論適合的發放時間,約80%以上病人認為 晚飯後是個好時機,因此每天固定於晚間七點統一發送簡訊提示,持續12週後,
改為每週一次,直至六個月後。提醒高血壓病人執行規律運動。例如簡訊內容之 一為:「親愛的朋友,您今天運動了沒?為了您的健康和血壓,換上鞋子,出去 走30分鐘吧!加油!」
二、研究使用問卷:
本研究使用SF-12短版生活品質問卷、運動改變階段問卷、運動自我效能問 卷、運動改變過程問卷、運動決策權衡問卷、IPAQ 台灣活動量調查自填長版問 卷、病人基本資料表等。其中運動改變過程問卷、及運動決策權衡問卷須進行專 業、嚴謹之問卷翻譯過程,其他問卷則均取得授權專責單位或個人之授權使用。
(一)研究問卷介紹:
1. SF-12短版生活品質問卷
因本研究之對象為偏鄉地區病人,考量便利性及時間性,在不影響生活品質 問卷的信效度之下決定採用SF-12作為研究工具,而SF-12亦有中文翻譯版,其 使用授權機構為QualityMetric Incorporated,研究者於101年9月21日循程序申
68
請,9月28日取得授權代碼為QM015908(附錄五),獲得授權使用SF-12中文 版於本研究中,以測量高血壓病人於運動後生活品質之變化,此問卷在本研究中 的Cronbach’s α為 0.84。
2. 運動改變階段問卷
本研究所使用之運動改變階段問卷取得曾月霞之授權使用(附錄六),曾等 獲得Marcus授權翻譯使用其發展之問卷,應用於164位老年人之再測信度為 0.88
(林,2003),顯示其具有良好之信度。
3. 運動自我效能問卷
參考多份運動自我效能問卷並作內容比較,Marcus所發展之問卷內容較符合 我國民情,因考慮偏鄉病人年齡及接受度,因此本研究擬採用1992年由Marcus 等人以中年職場員工為對象所發展出的5題原始並經林等翻譯之問卷,以供偏鄉 病人方便作答。研究者於101年5月22日已取得曾月霞之授權使用(附錄六),此 問卷應用於本研究之Cronbach’s α為0.77,尚在可接受範圍。
4.運動改變過程問卷
而本研究之對象為中年人,不限於有無工作,考量研究對象之偏鄉特性、問 卷之信效度、問卷適用性及題數多寡,因此決定沿用Blaney所修改之運動改變過 程問卷,以進一步探討其信、效度。研究者於101年9月12日去函徵求Dr. Robbins 及Dr. Blaney同意使用並翻譯其問卷,Dr. Robbins於101年9月12日晚間回函同意 研究者將其問卷翻譯成中文使用(附錄七),運動改變過程問卷運用於本研究之 Cronbach’s α為0.95,具有良好之信度。
5.運動決策權衡問卷
考慮偏鄉病人年齡及接受度,本研究決定延用Blaney所修改之運動決策權衡 問卷,以進一步探討其信效度。研究者於101年9月12日已取得Dr. Robbins及Dr.
Blaney 同意使用並翻譯其問卷(附錄七),運動決策權衡問卷運用於本研究之
Cronbach’s α為0.76,尚在可接受範圍。
69
6.國際身體活動量自填長版問卷(International Physical Activity Questionnaire;
IPAQ):
本研究所採用的工具為國際身體活動量表台灣中文版。因本研究取樣之病 人,不侷限於有無工作與否之中年人,且針對不同運動改變階段的病人給予不同 之身體活動護理指導內容,考量評估結果的客觀性及與國際類似研究相比較,因 此自填長版身體活動量表較適用於本研究病人使用。而此問卷之使用授權單位為 國民健康局,由學校於101年10月3日具名發函國民健康局徵求授權使用,國 民健康局於101年10月4日以電子公文回函同意研究生使用該問卷於此研究中 以記錄病人之一週活動量(附錄八)。
7.病人基本資料
本研究主要是了解護理介入措施對高血壓病人運動習慣養成之成效分析,因 此病人基本資料包括性別、年齡、籍貫、婚姻狀況、教育程度、職業、家庭社經 地位、居住狀況、疾病史、運動經驗、看電視時間、身高、體重、血壓、腰圍、
高血壓用藥等,合計14題。
(二)研究問卷翻譯:
Marcus針對跨理論模式運用於運動行為所發展的測量量表包括:運動改變
階段、運動自我效能、運動改變過程及運動決策權衡四大部份。本研究使用之 運動改變階段及運動自我效能量表乃取得曾月霞授權之中文量表,而運動改變 過程及運動決策權衡量表則取得美國Dr. Robbins及Dr. Blaney之同意使用並翻 譯其問卷。
在問卷翻譯過程中為了能夠忠於原文,又要達到「信」的要求,遂由研究 者擔任協調者(coordinator)角色,且問卷翻譯經過三個步驟:正向翻譯(forward translation)、反向翻譯(backward translation)及前趨試驗(pilot study)(吳,
2006;季等,2010)。
1.正向翻譯(forward transl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