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碩士論文
Teks penuh
(2) 誌. 謝. 首先作者深深的感謝指導教授王采芷副教授耐心的指導和熱心的幫助,以及 吳淑芳副教授和呂學重醫師提供寶貴的意見,使得本論文得以順利的完成。 研究過程中林口長庚醫院感染科的各位主治醫師及個管師袁芳雪鼎力協 助,還有門診的護理人員們加上病人的配合,方能使收案順利,非常感激。 在量表的使用上更要感謝胡文郁教授提供的服藥遵從量表,及國衛院和蔡慈 儀教授提供的中文健康識能評估量表,使本篇論文能順利的完成。 要感謝的人太多,但願我經過這次的研究與學習經驗,在日後的學術與研究 生涯能與日精進。.
(3) 中文摘要 研究發現未遵從醫囑服用抗生素會降低藥物的血中濃度及發展細菌抗藥 性,細菌對抗生素產生抗藥性除了影響臨床的療效和增加直接的醫療費用,也間 接的增加社會花費,如失去生產力和收入及影響上班或上學等。而國內抗藥性菌 種日益嚴重,衛生署在醫院中積極推動抗生素使用的合理性、電腦管制抗生素的 使用量等,卻忽略了門診病人在抗生素的使用上是否正確,抗生素服用遵從性的 相關研究極少,故本研究的目的在探討感染科門診病人服用抗生素的遵從性及其 影響因素。 本研究採描述性相關研究設計,以診斷為急性蜂窩性組織炎、急性細菌性支 氣管炎及急性泌尿道感染且處方須服用抗生素之回診患者為研究對象,於某醫學 中心之感染科門診進行收案,以結構式問卷進行資料收集,問卷內容包括病人的 人口學變項、疾病變項、藥物變項、自覺疾病嚴重度、對服用抗生素原因的認知、 有無家人提醒用藥、過去的服藥遵從度、接受抗生素相關衛教、抗生素服藥知識、 健康識能 及目前抗生素服用情形 等資料,以描述性統計、 chi-square test 、 Mann-Whitney U test 及 logistic regression 來進行資料分析。 研究結果發現收案162人中,僅65人(40.1%)完全遵從處方服用抗生素,而97 人(59.9%)未完全醫囑服藥。遵從醫囑服用抗生素與不遵從者在人口學變項、疾 病變項、藥物變項、自覺疾病嚴重度、服用抗生素目的的認知正確與否、有無家 人提醒用藥、以及是否曾接受抗生素相關衛教的分佈上無明顯差異,而遵從服用 抗生素與不遵從者在過去的服藥遵從度及抗生素服藥知識的得分上亦無明顯差 異,兩組病人僅在健康識能的得分上有明顯差異,但進一步以logistic regression 分析健康識能並非遵從醫囑服用抗生素與否的重要預測因子 (p>.05)。可能與樣 本數太小統計檢力不足有關,建議未來研究可增加樣本數來檢視健康識能對遵從 性的預測力。 研究結果顯示雖然民眾對抗生素的服藥知識足夠(平均 11.6 分,滿分 15 分), i.
(4) 但其遵從行為僅 40.1%,未來應研擬方法增加民眾的服藥遵從行為。. 關鍵字:抗生素服藥知識、抗生素服藥遵從性、健康識能. ii.
(5) ABSTRACT Precious studies showed that poor adherence to antibiotic therapy will decrease the levels of antibiotics concentrations and increase the possibility of antibiotic resistance. These will not only affect the treatment efficacy and increase direct medical costs, but can also result in substantial indirect medical cost such as absence from work, disability and mortality. Although efforts have been made to ensure appropriate use and prescribing antibiotics in the hospital and clinical settings, little attention has been pay to patients’ adherence to antibiotic therapy. Therefore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patients’ adherence to antibiotic therapy for acute infections. The study is a crossectional correlation descriptive design.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acute cellulitis, acute bacterial bronchitis, or acute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and treated with antibiotics were recruited from infection clinics of a general hospital in Taiwan. Data were collected with the study questionnaire, which included questions on demographics, disease characteristics, prescriptions of antibiotic therapy, perceived disease severity, perceived reasons for taking antibiotics, previous compliance with medication therapy, receiving antibiotics patient education, knowledge of antibiotic therapy, health literacy, and compliance with antibiotic therapy. Data were analyzed with descriptive statistics, chi-square test, Mann-Whitney U test, and logistic regression. There were 162 patients enrolled in this study. Among them, only 65 (40.1%) showed good compliance with their antibiotic prescriptions, 97 (59.9%) did not totally follow their antibiotic prescriptions. Compared the two groups,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demographics, diseases characteristics, medications, perceived disease severity , knowledge about the purpose of taking antibiotics , iii.
(6) reminding for taking mediations from family members, and receiving patient education regarding antibiotics. There was also no difference in the scores of previous medication compliance and knowledge of antibiotic therap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s well. The only between difference was in scores of health literacy. The logistic regression was used to further analyze the significant predictors for patients’ compliance with antibiotic therapy. Howeve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health literacy was not a significant predictor for antibiotic therapy compliance (p> .05). It might be due to luck of statistical power form a small sample size in the study. It is recommended to increase the number of patients in future research to examine the predictability of health literacy for antibiotics compliance. The study results showed that although patients had enough knowledge about antibiotics (average 11.6 points out of 15 points); only 40.1% patients completely followed their prescription to take antibiotics. Interventions showed be developed and tested in the future studies for enhacing patietns’ compliance with antibiotic therpay.. Key words: knowledge of antibiotic therapy, adherence to antibiotic therapy, health literacy. iv.
(7) 目. 次. 中文摘要 ……………………………………………………………………. i. 英文摘要 ……………………………………………………………………. iii. 目次 …………………………………………………………………………. v. 表次 …………………………………………………………………………. vii. 圖次 …………………………………………………………………………. viii.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1. ………………………………………………………. 第三節 研究問題 …………………………………………………………. 2. 第四節 研究假設 …………………………………………………………. 2. 第五節 名詞定義 …………………………………………………………. 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疾病介紹 …………………………………………………………. 5. 第二節 遵從服用抗生素的重要性及其測量方式 ………………………. 7. 第三節 影響抗生素服藥遵從性之相關因素 ……………………………. 10. 第四節 研究架構 …………………………………………………………. 1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設計 …………………………………………………………. 17. 第二節 研究對象、選樣、場所 …………………………………………. 17. 第三節 研究工具 …………………………………………………………. 18. 第四節 資料收集過程 ……………………………………………………. 20. 第五節 資料處理分析方法 ………………………………………………. 21. 第六節 倫理考量 …………………………………………………………. 22. 第四章 研究結果 v.
(8) 第一節 描述性統計 ………………………………………………………. 23. 第二節 不同人口學特性、疾病特性與抗生素在遵從與不遵從人數的差 異 …………………………………………………………………. 33. 第三節 不遵從與遵從者在年齡、過去服藥遵從程度、抗生素服藥知識 及健康識能的差異 ………………………………………………. 40. 第四節 服藥遵從性的重要預測因子 ……………………………………. 41. 第五章 討論 第一節 研究對象 …………………………………………………………. 42. 第二節 服用抗生素遵從性 ………………………………………………. 42. 第三節 影響抗生素服藥遵從性的因素 …………………………………. 43. 第四節 研究限制 …………………………………………………………. 46.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 48. 第二節 建議 ………………………………………………………………. 49.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 51. 外文部分. …………………………………………………………………. 54. 附錄一 變項與實際問卷內容之對照表 …………………………………. 61. 附錄二 問卷 ………………………………………………………………. 66. 附錄三 高血壓病人服藥遵從行為量表使用同意書 ……………………. 74. 附錄四 「中文健康識能評估量表」簡式量表授權同意書 ……………. 76. 附錄五 臨床試驗同意證明書 ……………………………………………. 78. 附錄. vi.
(9) 表. 次. 表 4-1. 人口學特性 …………………………………………………………. 24. 表 4-2. 疾病診斷……………………………………………………………. 25. 表 4-3. 藥物資訊……………………………………………………………. 26. 表 4-4. 自覺疾病嚴重度……………………………………………………. 27. 表 4-5. 了解使用抗生素的目的……………………………………………. 27. 表 4-6. 有無家人提醒服藥…………………………………………………. 28. 表 4-7. 過去服藥遵從性、抗生素服藥知識與健康識能得分情形………. 28. 表 4-8. 過去服藥遵從行為各題得分情形…………………………………. 28. 表 4-9. 接受抗生素相關衛教………………………………………………. 29. 表 4-10 抗生素知識各題答對人數…………………………………………. 30. 表 4-11 健康識能各題答對人數……………………………………………. 31. 表 4-12 目前抗生素服用情形………………………………………………. 33. 表 4-13 不遵從與遵從者在人口學特性的差異……………………………. 34. 表 4-14 不遵從與遵從者在診斷上的差異…………………………………. 35. 表 4-15 不遵從與遵從者在抗生素種類、劑型及使用抗生素頻率的差異.. 37. 表 4-16 不遵從與遵從者在抗生素服藥天數及發生副作用的差異………. 37. 表 4-17 不遵從與遵從者在自覺疾病嚴重度、服用抗生素目的的認知、 家人提醒服藥、接受相關衛教的差異……………………………. 39. 表 4-18 常態分布檢定表……………………………………………………. 40. 表 4-19 不遵從與遵從者在年齡、過去服藥遵從程度、抗生素服藥知識 及健康識能的差異…………………………………………………. 41. 表 4-20 服藥遵從性之預測因子迴歸分析結果……………………………. 41. vii.
(10) 圖. 次. 圖 2-1. 研究架構圖……………………………………………………………. 16. 圖 4-1. 收案流程圖……………………………………………………………. 23. viii.
(1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和動機 研究發現未能按醫囑正確服用抗生素會使血中藥物濃度降低並產生抗藥性 (Pechere, Hughes, Kardas & Cornaglia, 2007),除了影響臨床的療效、直接增加醫 療費用外,也會間接的增加社會的負擔如失去生產力、收入及影響上班或上學等 (馮長風&蕭樑基,2006;劉上永,2004; Kardas, 2002b; Perez-Gorricho B., Ripoll M., & PACE Study Group., 2003)。近年來,由於抗生素的用量增加及不適當的使 用,導致院內抗藥性細菌及社區型細菌的抗藥性都有增加的趨勢(張上淳,2003; 陳一伶、李炳鈺&李禎祥,2010;黃政華&蘇益仁,2008;感染控制雜誌編輯部, 2010;廖建彰等人,2006; Chen et al., 2005),造成臨床上治療感染症的困難及失 敗,甚至造成沒有抗生素可以消滅細菌的窘境(行政院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 2011;黃政華&蘇益仁,2008;謝慧玲、林美智&胡幼圃,2006; Khalili, Elyasi, Hatamkhani, & Dashti-Khavidaki, 2011)。 在抗藥性菌種的日益嚴重,衛生署在醫院中積極推動抗生素使用的合理性、 電腦管制抗生素的使用量等,卻忽略了門診病人在抗生素的使用上是否正確,由 於台灣抗生素服用遵從性的相關研究少、抗藥性菌種日益嚴重,故引發作者想要 探討感染科門診就診之急性感染病人服用抗生素的遵從性及其影響因素,以作為 日後改善抗生素服藥遵從性的參考。.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門診急性感染症病人使用抗生素的遵從性及其影響因 素,具體目標如下: 一、描述門診急性感染症病人的抗生素服藥遵從性。 二、探討人口學變項、疾病變項、藥物變項、自覺疾病嚴重度、服用抗生素 1.
(12) 目的的認知、有無家人提醒用藥、過去的服藥遵從性、抗生素服藥知識、接受抗 生素相關衛教、健康識能與門診急性感染症病人抗生素服藥遵從性的相關性。 三、探討門診急性感染症病人抗生素服藥遵從性的重要預測因子。. 第三節 研究問題 根據研究目的,本研究將具體探討下列六個問題: 一、門診急性感染症病人的抗生素服藥遵從性為何? 二、人口學變項與抗生素服藥遵從性的關係為何? 三、疾病變項與抗生素服藥遵從性的關係為何? 四、藥物變項與抗生素服藥遵從性的關係為何? 五、有無家人提醒用藥與抗生素服藥遵從性的關係為何? 六、接受抗生素相關衛教與抗生素服藥遵從性的關係為何?. 第四節 研究假設 假設一、自覺疾病嚴重度與抗生素服藥遵從性正相關。 假設二、服用抗生素目的的認知與抗生素服藥遵從性正相關。 假設三、過去服藥遵從性與抗生素服藥遵從性正相關。 假設四、抗生素服藥知識與抗生素服藥遵從性正相關。 假設五、健康識能與抗生素服藥遵從性正相關。. 第五節 名詞定義 一、抗生素服藥遵從性: 概念式定義:Kardas(2007)將抗生素遵從性定義為每天所採取的正確劑量及 正確的劑量間隔,在劑量的間隔中又詳細定義每日服藥二次的間隔為11-13 小時的範圍和每日服藥一次的間隔在22-26小時之間。Pechere等人(2007)則 2.
(13) 將對抗生素遵從性定義為知道抗生素療程(天數、劑量)也不會跳過劑量或天 數。而Llor等人(2010b)對遵從的定義是劑量及頻率能達到醫囑80%的正確 性。 操作型定義:本研究則定義將沒有剩餘抗生素及服藥時間正確的個案視為完 全遵從,若有剩餘抗生素或服藥時間錯誤,則視為不遵從。病人自述服藥時 間與醫囑服藥時間差距前後1小時內視為服藥時間正確。 二、急性感染症: 概念式定義:感染症及其引發之合併症進展迅速,能在病發後的數小時至數 天內使病情惡化甚至死亡(楊清鎮&盧俊安,2010)。 操作型定義:指急性感染蜂窩性組織炎、細菌性支氣管炎及泌尿道感染。 三、服用抗生素目的的認知: 概念式定義:個案對藥物的認知程度愈好,其服藥遵從性也愈高(吳佳蓉、 陳清惠&葉忍莉,2002;劉上永,2004)。 操作型定義:個案對於本次使用抗生素的了解程度。 四、過去服藥遵從性: 概念式定義:胡文郁、曾春典、戴玉慈和余玉眉(1996)的研究指出不遵從服 藥物的行為有忘記服藥、服錯藥物、藥物劑量服用錯誤、服藥時間錯誤及使 用醫囑以外的藥物等。 操作型定義:使用胡文郁等人(1996)的「服藥遵從行為量表」測量。 五、抗生素相關衛教: 概念式定義:接受有關抗生素使用的資訊(Chen et al., 2005)。 操作型定義:詢問個案過去是否曾接受有關抗生素之相關衛教。 六、抗生素服藥知識: 概念式定義:抗生素之正確用藥觀念,包括知道什麼是抗生素、什麼時候才 該使用抗生素、抗生素該怎麼用及「三不政策」,即(1)不自行購買 (2)不主 動要求 (3)不隨便停藥(王雅玲,2002;張上淳,2003)。 3.
(14) 操作型定義:使用張德明等人(2006)測量民眾對於抗生素認知的評量試卷。 七、健康識能: 概念式定義:指個人尋求、瞭解、及使用健康資訊的能力,並利用健康資訊 以促進及維護健康(李守義、蔡慈儀、蔡憶文&郭耿南,2012;蘇哲能等人, 2008; Chew et al., 2008)。 操作型定義:使用李守義等人(2012)的「中文健康識能評估量表」簡式量表 進行測量。. 4.
(1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疾病介紹 急性感染症泛指受到致病原感染後,其病程及其引發之合併症進展迅速,能 在病發後的數小時至數天內使病情惡化甚至死亡(楊清鎮&盧俊安,2010)。每一 種急性感染症的病因及病程皆不相同,針對本研究之疾病”蜂窩性組織炎”、細菌 性支氣管炎”及”泌尿道感染”詳細介紹如下: 一、蜂窩性組織炎: 蜂窩性組織炎是指細菌感染真皮層及皮下組織(Wessinger, Marotta & Kelechi, 2011),常見的細菌有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及β溶血性鏈球菌(β-Streptococcus) (Laube & Farrell, 2002; Watkins, 2012)。 在Weiss、Kaminsky、Boggs & Ley(2011)的研究發現蜂窩性組織炎的感染菌種以 金黃色葡萄球菌(Mthicillin-sensitive Staphylococcus aureus, MSSA)30%最 多,其次是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MRSA)22%,再來是鏈球菌(Streptococcal species)13%。 主要症狀有局部紅腫、疼痛及區域性淋巴腫大,甚至化膿(Laube & Farrell, 2002; Watkins, 2012; Wessinger et al., 2011)。患者可能也會有發燒及白血 球計數升高(Stulberg、Phnrod & Blatxy, 2002)。蜂窩組織炎可以發生在身體 的任何部分,最常見的部位是四肢、臉部、軀幹、頸部和臀部(Stulberg et al., 2002)。這些症狀在治療下通常可以很快改善,但如果延誤治療或治療不足,可 能發生敗血症、腎炎、心肌炎、關節炎、壞死性筋膜炎或化膿性肌炎等合併症 (Whitman, 2008; Watkins, 2012)。若患部情況惡化或發生合併症則需要使用 靜脈注射抗生素及住院治療(Whitman, 2008)。 口服抗生素治療的持續時間取決於感染的嚴重程度,通常10-14天的治療是 必要的。口服抗生素包括 Beta-lactam類(Cephalosporins, 5.
(16) Amoxicillin-clavulanic acid , Amoxicillin, Dicloxacillin)、 Benzylpenicillin, Clindamycin 及Clarithromycin(Cohen, 2007; Laube & Farrell, 2002; Stulberg et al., 2002; Weiss et al, 2011)。輔助治療包括 冷敷、適當的止痛藥和抬高患肢 (Stulberg et al.,2002; Wessinger et al., 2011)。 二、細菌性支氣管炎: 急性支氣管炎是一種上呼吸道的感染除了病毒感染之外,也可能是細菌感 染。常見的病菌有Mycoplasma pneumoniae、Chlamydia pneumoniae、Bordetella pertussis、H Influenzae, S pneumonia, M catarrhalis (Kroening-Roche, Soroudi, Castillo & Vilke, 2012; Onal & Abbasoglu, 2011)。 除了常見的咳嗽及咳痰外,還會合併發燒(Evertsen, Baumgardner, Regnery, & Banerjee, 2010; Kroening-Roche et al., 2012)、咳嗽持續超過5天(通常 為一至三個星期),伴有膿痰生產、全身不適、可能有咳嗽引起肌肉拉傷的胸壁 壓痛、哮鳴音、輕度呼吸困難等(Onal & Abbasoglu, 2011)。需要與慢性支氣管 炎、氣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炎、鼻涕倒流症候群及胃食道逆流鑑別診斷(Onal & Abbasoglu, 2011)。 除了症狀治療用藥,如非類固醇類抗炎藥(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aspirin、acetaminophen、ipratropium 和 beta-2-agonists(Onal & Abbasoglu, 2011)。使用的抗生素有 Macrolide、 Tetracycline、Quinolone、Penicillin 、 Augmentin 和 Cephalosporin,治 療時間約 7-14 天(Kroening-Roche et al., 2012; Onal & Abbasoglu, 2011)。 三、泌尿道感染: 泌尿道感染泛指泌尿系統感染含急性膀胱炎及腎盂腎炎,好發在女性,大部 份是糞便菌群經由尿道上升進入膀胱或經由輸尿管進入腎臟,主要的致病菌是大 腸菌(Escherichia coli)(75%〜95%)(Gupta, Hootom & Naber, 2011; Hatzaki et al., 2012; Scholes, Hooton & Roberts, 2005)。危險因素包括最近性交及 6.
(17) 殺精劑的使用和曾經尿路感染(Gupta et al., 2011; Hatzaki et al., 2012; Scholes et al., 2005)。 膀胱炎的臨床表現包括解尿疼痛、頻尿、尿急、恥骨上疼痛和/或血尿(Gupta et al., 2011; Hatzaki et al., 2012; Scholes et al., 2005)。腎盂腎炎的 臨床表現可能包括上述症狀及發燒(> 38℃) 、寒戰、腰痛、肋脊角敲痛、噁心、 嘔吐(Gupta et al., 2011)。有些患者甚至會出現敗血症、多器官系統功能障礙、 休克、和/或急性腎功能衰竭(Gupta et al., 2011; Hatzaki et al., 2012; Scholes et al., 2005)。 診斷工具包括尿液檢驗、尿液培養與藥敏數據、影像學診斷,生育年齡的婦 女需要懷孕測試。鑑別診斷有陰道炎、尿道炎、泌尿系統結構異常、骨盆腔疾病、 腎結石等(Gupta et al., 2011; Hatzaki et al., 2012; Scholes et al., 2005)。 治療泌尿道感染的選擇抗生素有 N itrofurantoin monohydrate/macrocrystals 、 Trimethoprim-sulfamethoxazole 、Fosfomycin trometamol 、Pivmecillinam 、Oral beta lactams (包括 amoxicillin-clavulanate, cefpodoxime, cefdinir 和 cefaclor,治療時間 3-14 天(Sanchez, Master, Karlowsky & Bordon, 2012; Scholes et al., 2005)。. 第二節 遵從服用抗生素的重要性及其測量方式 抗生素是用來抑制或消滅細菌的化學藥物,各種抗生素有其專門對抗的細 菌。在含有抗生素的環境之下,細菌藉由基因突變或由其他的抗藥性細菌取得抗 藥性基因來適應環境而存活下來並大量繁殖。原本可以對抗此細菌的抗生素便無 法發揮殺菌的作用,這就是所謂的抗藥性細菌(行政院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 2008;行政院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2011;張上淳,2003;馮長風&蕭樑基, 2006;廖建彰等人,2006)。近年來,由於抗生素的用量增加及不適當的使用, 導致院內抗藥性細菌及社區型細菌的抗藥性都有增加的趨勢(張上淳,2003;許 7.
(18) 哲翰等人,2011;陳一伶等人,2010;黃政華&蘇益仁,2008;感染控制雜誌編 輯部,2005;感染控制雜誌編輯部,2010;廖建彰等人,2006; Chen et al., 2005),並且增加了病人的住院天數、合併症的發生率及死亡率。例如 Chi, Wong, Fung, Yu & Liu(2004)的報告中指出抗藥性社區型金黃色葡萄球菌 (Community-Acquired Met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CAMRSA) 的感染率為 18.5%相較於一般型的社區型金黃色葡萄球菌(Community-Acquired Methicillin-Sensitive Staphylococcus aureus, CAMSSA)的 4%高出許多,且 其發生呼吸衰竭的比率為 32%高於 CAMSSA 的 11%,而 CAMRSA 的死亡率為 41%也 高出 CAMSSA 的 20%許多;感染 CAMRSA 的平均住院天數為 21 天而感染 CAMSSA 的 平均住院天數則為 17 天( Lin, Yeh, Peng & Chang, 2004)。在黃高彬、黃樹樺、 曾綉婷和白秀華(2005)的報告中指出,CAMRSA 的盛行率約為 9.0%-40.0%,且過 去三個月曾有使用抗生素的經驗。 未按醫囑服用抗生素,導致無法實現最佳的藥物濃度(Pechere et al., 2007),而造成細菌抗藥性的產生(馮長風&蕭樑基,2006; Pechere et al., 2007, Perez-Gorricho et al., 2003) ,也確定為一個治療失敗的重要原因(Molstad et al., 2008; Perez-Gorricho et al., 2003)。在Sanchez等人(2012)的調查 中也表示大腸桿菌(Escherichia coli)的泌尿道感染,且對ciprofloxacin的抗 藥性由2000年的3%增加到2010年的17%。在Alexiou等人(2007)的研究中指出不 遵從服用抗生素的51人中有30人治療失敗(58.8%),而產生抗藥性菌種的34人中 有29人(85.3%)不遵從服用抗生素。在兒童復發性的尿路感染報告中,遵從服用 抗生素的兒童每年平均發作3.0次,部份遵從服藥的兒童每年發作4.8次,不遵 從服藥的兒童則每年有7.2次的尿路感染發作(Kardas, 2002b)。而在Alexiou 等人(2007)和Kardas(2002b)的研究中指出不遵從服藥的人較容易復發泌尿道 感染。 服用抗生素的時間要固定才能持續地維持一定的抗生素血液濃度,而發揮滅 菌或抑菌的效果,避免任何產生抗藥性的機會(行政院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 8.
(19) 2011;馮長風&蕭樑基,2006)。適當的抗生素使用並不能單從抗生素的用量或總 費用來推斷,應廣泛考量病人的病情、用藥的習慣、藥品的種類和劑量及病人的 免疫力等(黃政華&蘇益仁,2008;感染控制雜誌編輯部,2010; Khalili et al., 2011; Kardas, 2002b)。合理且正確的使用抗生素是重要的(張上淳,2003),若 抗生素不夠劑量或療程不完全,不但造成病人病情惡化、無法治癒,也會使抗藥 性菌種大量的發生。而大量的使用抗生素,不僅會對人體產生傷害(黃政華&蘇益 仁,2008;感染控制雜誌編輯部,2010;廖建彰等人,2006; Khalili et al., 2011),也會造成病人的服藥遵從性不佳及醫療資源浪費等(許哲翰等人,2011; 感染控制雜誌編輯部,2010;謝慧玲等人,2006; Alexiou et al., 2007; Molstad et al., 2008)。 報告也指出未能完成治療及儲存抗生素再自我使用藥物治療,將促使細菌產 生抗藥性(Li & Wang, 2005; Llor et al., 2010a; Kardas, Devine, Golembesky & Roberts, 2005)。行政院衛生署對於抗生素的管理政策有(一)全國性公共衛生 教育宣導;(二)發展抗生素使用基準,以減少不適當的抗生素處方;(三)應用電腦 協助開立抗生素處方;(四)考慮修改法規;(五)加強醫師教育與改善其處方行 為;(六)教育消費者有關抗生素使用及其有效範圍(謝慧玲等人,2006)。 服藥遵從性的測量方法ㄧ般可分為間接法及直接法(杜玉卿&葉淑惠,2007; Fialko et al., 2008; Kardas, 2007)。(一)直接法:即透過檢驗值以測量其遵 從醫囑程度,稱為生化檢驗法。(二)間接法:透過病人本身或他人來評估其遵從 醫囑的程度,包含治療結果和副作用的測量、病人自行陳述法、就診規律性、藥 物剩餘量或空瓶子計數等(杜玉卿&葉淑惠,2007; Fialko et al., 2008)。以 自我陳述法測量服藥遵從性並不是一個非常可靠的測量方法,但可被接受 (Perez-Gorricho et al., 2003),好處是價格便宜、易於管理、非侵入性、並 能夠提供藥物信息的態度和信念(Fialko et al., 2008)。. 9.
(20) 第三節 影響抗生素服藥遵從性之相關因素 一、人口學變項: 人口學變項中包含性別、年齡、婚姻、職業、教育程度、經濟狀況、同居狀 況等,有研究顯示年齡與教育程度可能會影響抗生素的服藥遵從性。廖建彰等人 (2006)指出20-29歲(73.7%)與高(中)職(63.3%)的民眾會因為症狀緩和即停藥的 比例偏高、國中以下教育程度的民眾其抗生素認知是最差的及教育程度高的民眾 有自行購買抗生素服用的傾向。而Kardas等人(2007)的研究調查中發現18-29歲 (61.4%)的民眾有較多的抗生素剩藥。 二、藥物變項: 藥物變項包括抗生素種類、抗生素服用頻率、時間、抗生素劑型及發生副作 用等。研究顯示服藥頻率較少其遵從性較高,每天服用一次幾乎是完全的遵從 (Kardas, 2002a; Kardas, 2007; Kardas et al., 2005; Llor et al., 2010a)。 少於7天的抗生素療程其遵從性也較好(Kardas, 2002a)。若劑量之間的時間間隔 延長,不僅會導致降低成效,也會出現對抗生素有抗藥性的細菌(Llor et al., 2010a)。藥物的副作用及療程的長短 (郭佑啟、張煥禎&陳啟清,2006)、服藥間 隔與生活習慣或上班時間無法配合常使病人因而更改服藥時間、藥物劑型與吞嚥 情形等也會影響病人服藥的遵從性(吳佳蓉等人,2002; Kardas, 2002)。 三、自覺疾病嚴重性: Becker的健康信念模式是用來預測個人採取健康行為的影響因素(李守義、 周碧瑟&晏涵文,1989;陳淑華、蔡來蔭、黃雅芬&蕭世槐,2008),其中自覺疾 病嚴重性為主要改變健康行為的關鍵因素(李宜昌,2011;陳淑華等人,2008)。 即病人覺得患病的嚴重度已對身體造成某種程度的威脅,進而採取健康行動來降 低疾病的威脅(李宜昌,2011)。若自覺疾病嚴重性愈高時,則遵從醫囑行為的可 能性就愈高(胡懷文等人,2008)。 四、疾病認知: 10.
(21) 疾病認知屬於健康信念中之自覺行動利益,即個人主觀認為服藥性可以減低 疾病威脅的程度(胡懷文等人,2008;賴怡儒&黃雅儀,2008; Munro et al., 2007),若病人對疾病的了解程度愈高愈正確也會提高服藥的遵從性(李宜昌, 2011;胡懷文等人,2008)。 行政院衛生署推動「三不政策」,即(一)不自行購買抗生素服用、(二)不主 動要求醫師立抗生素及(三)不隨意停止服用抗生素,使民眾有正確的抗生素使用 認知(行政院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2008;張上淳,2003)。 五、服藥行為: 在臨床上常遇到病人無法按時服藥的情形有(一)忘記服藥、(二)覺的抗生素 會傷胃,所以自行調整劑量、(三)按照自己方便的時間服藥、(四)覺的症狀比較 好了,就自行停藥及(五)服用抗生素後不舒服,便自行停藥。研究也指出有37.8 %的病人會忘記服用一些劑量的抗生素(Molstad et al., 2008) 六、衛教: Chen等人(2005)強調不只是教育醫師按照規定使用抗生素,也要教育病人如 何使用抗生素,缺乏醫師適當的解釋和使用抗生素的教育是一般不足的地方。如 Kardas等人(2007)的研究指出剩藥比例最高的民眾是因為沒有被告知他們的抗 生素應該使用幾天,對疾病進展和治療沒有足夠的認識 (吳佳蓉等人,2002; Kardas, 2002b)。有69.7%的人希望能接受醫師對抗生素的教育,27.1%的人缺乏 有關如何處理與不當使用抗生素的知識,30%的人不知道如何取得有關抗生素使 用的資訊,53.1%人不知道抗生素溶液需放冰箱保存(Chen et al., 2005),所以 提供抗生素相關資訊是重要的。Belongia, Naimi, Gale & Besser(2002)調查抗 生素資訊的來源有電視廣告 (40%),雜誌文章(36%),報紙 (33%)。 七、抗生素知識: 抗生素的知識是影響抗生素被濫用的因素之一,報告指出對藥物的認知程度 愈好,其服藥遵從性也愈高(吳佳蓉等人,2002;劉上永,2004)。抗生素對於治 療一般的感冒是沒有效果的,因為感冒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行政院衛生署食品藥 11.
(22) 物管理局,2011),但仍有民眾會要求醫師開立抗生素使用(行政院衛生署食品藥 物管理局,2011;張上淳,2003;許哲翰等人,2011;廖建彰等人,2006; Belongia et al., 2002; Chen et al., 2005)。主動要求使用抗生素的民眾高達 83.3%, 且會在症狀緩解會自行停藥(廖建彰等人,2006)。症狀改善而停止使用抗生素的 有 49.9%,症狀緩解後停藥並存藥有 69.9%,按照醫生的指示服用抗生素是有害 的有 40.8%,有 92.6%的人認為低於醫師處方的抗生素劑量會更健康,有 50.6% 的人認為抗生素是消炎藥,44.6%的人認為抗生素是退燒藥(Chen et al., 2005)。病人也常因害怕抗生素會傷害身體或與其他藥物發生作用而更改服藥時 間或自行調整劑量(吳佳蓉等人,2002;Kardas, 2002b)。另外,會自行買抗生 素的民眾有 68%(Kardas et al., 2007)。72%的成年人希望能服用的抗生素 (Belongia et al., 2002)。 八、健康識能: 「健康識能」(Health literacy),又可翻譯成「健康知能」或「健康素養」 (蔡慈儀、李守義、蔡憶文&郭耿南,2010),指的是個人有能力獲取、理解健康 資訊並能處理健康相關的問題(李守義等人,2012;蘇哲能等人,2008; Chew et al., 2008)。其內涵包括聽、說、讀、寫、計算、分析及社交,並將這些技能應 用在健康相關的行為(李守義等人,2012;蔡慈儀等人,2010;蘇哲能等人,2008; Berkman, Davis & McCormack, 2010; Schwartzberg,. Cowett, VanGeest & Wolf,. 2007)。除了基本的識字能力之外,健康識能有更高層次的認知活動,如信息的 處理、工作的記憶、解決問題的能力等(Berkman et al., 2010; Golbeck, Ahlers-Schmidt, Pascha & Dismuke, 2005),所以健康識能是比教育程度更能 評估民眾對於健康資訊的理解能力並選擇醫療相關的決策(蔡慈儀等人,2010; Lukoschek, Fazzari & Marantz, 2003; Schwartzberg et al., 2007; Wagne, Steptoe, Wolf & Wardle, 2009; Weiss et al., 2005)。 由於醫療科技的日新月異,像是新的檢查技術、藥物及中西醫結合療法等和 新的社會政策,如全民健保制度、安寧緩和條例等,民眾若具備相當的健康基本 12.
(23) 知識、最新的醫學常識,這樣對於醫療人員及政府衛生機關所推動的相關健康業 務或醫學知識所用的詞彙,才能有適當的溝通、並能遵從專業人員的建議或正確 使用藥品等,以促進其健康狀況(蔡慈儀等人,2010;蘇哲能等人,2008)。 而健康識能也代表個人接受醫療建議與治療的能力,進而影響其治療的效果 和健康狀況 (李守義等人,2012;蘇哲能等人,2008)。學者指出好的健康識能 應具備健康教育基礎的認知、認識預防當代主要死亡原因與主要殘障病因、能獲 取當前醫療的治療及檢查和檢驗的資訊、主導自我健康行為的能力、了解目前公 共衛生的政策(蘇哲能等人,2008; Speros, 2005),而且健康識能是動態的以 應對日益複雜及不斷變化的社會(Berkman et al., 2010, Lee, Tsai, Tsai, & Kuo, 2012)。 健康識能受到個人的教育程度、性別、年齡、個人接觸疾病的經驗以及職業 等因素所影響(蘇哲能等人,2008; Cutilli, 2007; Lukoschek et al., 2003)。 此外、健康識能不足常常未被確認,原因是個人對自己的能力感到羞愧,不願意 透露他們的困難,因此衛生保健提供者並未發現而給予協助(Chew et al., 2008)。研究發現健康識能較低的人會產生較高的醫療費用(Wolf, Gazmararian & Baker, 2007)、對衛生服務的利用率不高(Speros, 2005)、有較高的健康風險行 為(如吸煙、飲酒、沒有適當的體力活動和身體質量指數[BMI])(Wolf et al., 2007)、服藥遵從性較差(DeWalt, Berkman, Sheridan, Lohr & Pignone, 2004; Graham, Bennett, Holmes & Gross, 2007; Speros, 2005)、慢性疾病的控制較 差、及較高的住院率(Chew et al., 2008; Weiss et al., 2005; Wolf et al., 2007)。在Speros(2005)的研究中指出有60%的人無法理解的知情同意書,26%的 人不明白書面預約單上的訊息,42%的人無法理解醫師的指示服用藥物。病人對 於藥物和劑量指示的理解能力是至關重要的,以防止用藥失誤產生危險(Wolf et al., 2009)。 美國從 80 年代即開始測量並探討健康識能,然後應用在醫療照護和公共衛 生的政策執行(蔡慈儀等人,2010; Berkman et al., 2010),並將提升健康識 13.
(24) 能訂為健康照護政策的主要指標之一,以促進民眾自我照顧的健康行為、提升醫 療服務、減少醫療成本等(蔡慈儀等人,2010)。目前國外測量健康識能使用的量 表有英語版的 The Rapid estimate of Adult Literacy in Medicine (REALM) 和 Test of Functional Health Literacy in Adults (TOFHLA),及西班牙語的 TOFHLA 及 Short Assessment of Health Literacy in Spanish-speaking Adults (SAHLSA)( 李守義等人,2012;蔡慈儀等人,2010;蘇哲能等人,2008)。 在國內,有學者將 REALM 及 TOFHLA 這兩份量表翻譯成中文用於評估民眾的 健康識能,但卻造成翻譯後不容易閱讀及理解,主要是美國或西班牙的就醫情境 與國內的醫療體系不同,而且上述量表並沒有涵蓋公共衛生的部份,因此無法實 際測量民眾的健康識能(蔡慈儀等人,2010)。國家衛生研究院在 2007 年成立健 康識能研究團隊,開始發展屬於台灣本土的中文健康識能評估工具,目的是在瞭 解台灣民眾的健康識能對於健康照護體系的影響,進而制訂相關的政策以提高民 眾的健康識能並促進健康的目標(蔡慈儀等人,2010;蘇哲能等人,2008)。蘇哲 能等人於 2008 年發表 66 題的本土健康識能量表稱為「台灣健康知能量表」 (Taiwan Health Literacy Scale, THLS)。THLS 內容包含對健康詞彙的了解能 力,詞彙來自於內科的症狀及疾病名稱,但並沒有包含檢查與治療作業等的相關 詞彙,例如安寧緩和醫療與核磁共振檢查等。其效標關聯效度的相關系數僅為 0.49,無法有效達到測量民眾對健康資訊的理解及做出健康決策等目標(蘇哲能 等人,2008)。 另有蔡慈儀等人(2010)發展的「中文健康識能評估量表」(Mandarin Health Literacy Scale,MHLS)是經由醫療、語文、及教育心理學等專家共同研討建構, 其內容包含了健康資訊、看診對話、用藥指引、以及醫療服務文件,經反覆審查、 中文適讀性施測、量表計量檢定後選定了50題試題。結果呈現此50題試題是可以 測量同一潛在特質,量表的內在信度為0.95,折半信度為0.95。健康識能與教育 程度、閱讀習慣、協助閱讀醫療資訊和健康常識這四個變項的幅合性及預測性效 度均達到顯著相關,所以MHLS是適用於台灣民眾的健康識能評量(蔡慈儀等人, 14.
(25) 2010)。 但由於 MHLS 施測需耗時 20-30 分鐘,李守義等人(2012)將 MHLS 進行簡化。 MHLS 的每一題組與量表總分進行相關性檢測,所得皮爾森相關係數介於 0.82-0.95。選擇皮爾森相關係數最高的二題組及三題組做為可能的簡式量表版 本,經過模型適配度及解釋原始量表變異量的程度後,最後選擇二題組版本成為 簡式量表,即「中文健康識能評估量表」簡式量表(short–form Mandarin Health Literacy Scale,s-MHLS)。其內容包含「門診對話」及「用藥資訊」題組,共 有 11 題,包含 8 題文字閱讀能力和 3 題數字能力測驗。經試探性因素分析顯式 s-MHLS 可測量同一潛在特質,在增值適配度及精簡適配度的檢定上也可以與測 量資料達到相當程度的適配程度。s-MHLS 及 MHLS 是針對台灣民眾而發展,用以 評估健康識能之相關研究或臨床評估的工具(李守義等人,2012;蔡慈儀等人, 2010),比較 s-MHLS 和 MHLS 的測量模式適配度,發現簡式量表的增值適配度及 精簡適配度的指標均有改善,表示簡式量表有發揮模式的精簡效果,符合理論模 式的簡約原則。. 第四節 研究架構 根據上述文獻探討歸納影響影抗生素的服藥遵從性的潛在因素包括人口學 變項、疾病變項、藥物變項、自覺疾病嚴重度、服用抗生素目的的認知、有無家 人提醒用藥、過去的服藥遵從程度、接受抗生素相關衛教、抗生素服藥知識及健 康識能,依此本研究預驗證之概念架構如下(圖2-1):. 15.
(26) 人口學變項: 年齡 性別 婚姻 職業 教育程度 經濟狀況 居住狀況 疾病變項: 疾病診斷 藥物變項: 抗生素劑型 抗生素服用頻率 抗生素服用天數 發生副作用. 抗 生 素 服 藥 遵 從 性. 自覺疾病嚴重度 對服用抗生素原因的認知 有無家人提醒用藥 過去服藥遵從程度. 接受抗生素相關衛教 抗生素服藥知識 健康識能. 圖 2-1 研究架構圖. 16.
(2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設計 本研究為描述性相關研究設計,探討影響罹患急性感染症病人服用抗生素遵 從性的重要預測因子。研究採描述性相關研究設計,以診斷為急性蜂窩性組織 炎、急性細菌性支氣管炎及急性泌尿道感染且處方須服用抗生素之回診患者為研 究對象,於某醫學中心之感染科門診進行收案,以結構式問卷來收集,問卷內容 包括病人的人口學變項、疾病變項、藥物變項、自覺疾病嚴重度、對服用抗生素 原因的認知、有無家人提醒用藥、過去的服藥遵從度、接受抗生素相關衛教、抗 生素服藥知識、健康識能及目前抗生素服用情形等資料,以描述性統計、 chi-square test、 Mann-Whitney U test 及 multiple logistic regression 等方法來進行 資料分析。. 第二節 研究對象、選樣、場所 以方便取樣預計選取符合下列收案條件之服用抗生素的病人 160 人進行問 卷調查。樣本計算是以 G*Power 軟體 3.1 版本,根據 Cohen’s rule,multiple regression 的中度效力量,設定 Effect size f²為 0.15,α 值為 0.05,Power 為 0.8, 預測數(Number of predictors)為 19,估計本研究所需樣本為 153 人,考量問卷填 答的完整性,預收個案為 160 人。 研究收案納入條件為:(1) 18 歲以上、(2)由臨床醫師診斷為急性細菌感染症 (包含蜂窩性組織炎、急性細菌性支氣管炎及泌尿道感染)、(3)處方須服用抗生素 且需回診之病人、(4)意識清楚和(5)能以國語或台語溝通者。排除條件為:罹患 (1)愛滋病、(2)結核病、 (3)骨髓炎、 (4)病毒感染、或(5)慢性感染症之患者。排 除原因為愛滋病、結核病及骨髓炎患者為慢性感染症,需長期服用抗病毒及抗生 素等藥物,疾病複雜度較高,納入收案會影響研究結果,故設為排除條件。. 17.
(28) 第三節 研究工具 本研究將以自填式問卷進行資料收集,問卷內容包括人口學特性、疾病特 性、服用抗生素處方、藥物副作用發生情形、自覺疾病嚴重度、服用抗生素目的 的認知、有無家人提醒用藥、「過去的服藥遵從行為量表」、接受抗生素相關衛 教、 「抗生素認知評量試卷」 、 「中文健康識能評估簡式量表」(short–form Mandarin Health Literacy Scale,s-MHLS)及目前抗生素服用情形。茲就上述工具內容說明 如下: 一、人口學變項:以自擬之基本資料表收集人口學變項,包括年齡、性別、 婚姻狀況、職業、教育程度、經濟狀況及居住狀況,由病人自行填答。 二、疾病及藥物變項:由研究者從病人病歷中收集疾病診斷、服用抗生素種 類、劑型、頻率及天數等疾病特性與服用抗生素處方。另以自擬問題由病人自行 填答,收集藥物副作用發生情形。 三、自覺疾病嚴重度及對服用抗生素目的的認知:以自擬問題由病人自行填 答有關自覺疾病嚴重度及服用抗生素目的之認知。 四、目前抗生素服用情形及有無家人提醒用藥:以自擬問題由病人自行填答 有關抗生素剩藥、每天服用抗生素的時間、無法按時用抗生素的原因及有無家人 提醒用藥。 五、過去的服藥遵從程度:使用胡文郁等人(1996)的「服藥遵從行為量表」, 本量表為測量病人對醫囑之服藥次數、種類及劑量的遵從程度,共 10 題。量表 的評分方式採李克特尺度(Likert scale),以一星期會發生之服藥行為頻率計 分,1-7 題為反向題,8-10 題為正向題,正面問題計分法為每天都如此(5 分), 5-6 天都如此(4 分),3-4 天都如此(3 分),1-2 都如此(2 分),從來都沒有如此 (1 分),負面問題則反向計分,得分愈高表服藥遵從程度愈高(胡文郁等人,1996; 胡文郁、戴玉慈、于博芮、余玉眉&曾春典,1999)。其中第七題為「您會服用中 18.
(29) 藥或其它民俗療法來治療高血壓或合併症」,將其高血壓改為感染症以符合本文 之研究主旨。 量表曾用於高血壓患者的研究,信度檢定方面採內在一致性測試,以 Kuder Richarson 20、Cronbach’s α檢定 300 名個案的服藥遵從行為的信度為 0.78 (胡文郁等人,1999)。胡文郁等人(1996)的 Cronbach’s α係數為 0.76。李美 珠(2004)刪減為 8 題後的 Cronbach’s α為 0.94。量表也曾用於心臟手術患者, 其專家效度五分法檢測,結果平均為四分以上,內在一致性 Cronbach’s α為 0.78,10 位病患作為預試,2 週再測信度檢測,ICC 為.90 ,內在一致性 Cronbach’s α為 0.84(陳明惠,2004)。該量表在本研究之 Cronbach’s α為 0.771 顯示有良好的內在一致性。 六、接受抗生素相關衛教:以自擬問題由病人自行填答,內容含有是否曾接 受抗生素衛教、在何處接受衛教或由誰提供衛教。 七、抗生素服藥知識:使用張德明等人(2006)測量民眾對於抗生素認知的評 量試卷。該研究者由電話訪問收集 840 位民眾對於抗生素的認知、使用態度、瞭 解程度以及買藥的行為等資料,加入文獻及網站資料,擬定一份民眾使用抗生素 的問答集,依內容設計出一 15 題之評量試卷,用以評量民眾對於抗生素的認知。 內容含「保健觀念因子」 、 「效果因子」 、 「遵從用藥因子」與「使用習慣」等四大 類,共 15 題,能正確回答者給 1 分,答錯者不給分,每份試卷滿分為 15 分。以 因素分析法將題目進行分析,統計後其 KMO 值為 0.805 (張德明等人,2006)。 該量表在本研究之 Kuder Richarson 20 信度為 0.642 顯示內在一致性尚可接受。 八、健康識能:以李守義等人(2012)發展的「中文健康識能評估量表」簡式 量表」(short–form Mandarin Health Literacy Scale,s-MHLS) 進行測量。。 其內容包含「門診對話」及「用藥資訊」題組,共有 11 題,包含 8 題文字閱讀 能力和 3 題數字能力測驗,採單一選擇題方式,每一題由三個選項中選出最適當 之答案。答對一題計一分,答錯為 0 分,最高分數為 11 分,最低為 0 分。李守 義等人(2012)針對台灣本島地區 18 歲以上之成年人,採分層抽樣方式,面訪 3526 19.
(30) 人,其施測方式是由研究對象自行閱讀內容並填答完成,最後有效問卷為 3491 人。s-MHLS 的平均分數為 9.01,標準差為±3.34,偏態係數(skewness)介於 1.62-2.44,峰度係數(kurtosis)介於 1.88-3.54(李守義等人,2012),故該研 究定義 8 分以上為高健康識能,低於 7 分為低的健康識能。此研究中 s-MHLS 的 內在一致信度為 0.94 (p<.OO1)。另 s-MHLS 與 MHLS 之間的相關達 0.97(p<.001), 即兩份量表之間有高度的關連性(李守義等人,2012)。而 s-MHLS 的折半信度為 0.89,經 Spearman-Brown 公式校正後其相關係數為 0.94。s-MHLS 可解釋 MHLS 94.5%的變異量。在控制年齡變項的狀況下,效度檢測在教育程度為 0.67,閱讀 理解能力為 0.31 及協助讀寫的程度為-0.47(p 值皆小於 0.001),顯示此三個變 項有顯著的相關性也達到可接受的幅合性效度(李守義等人,2012)。在已知群組 效度方面,自覺健康狀態為 15.18 及健康知識為 591.57,MHLS 的自覺健康狀態 為 15.31 及健康知識為 692.32,表示 s-MHLS 和 MHLS 具有顯著的相關性,即健 康識能的分數愈高,健康知識及自覺健康狀態也愈好(李守義等人,2012)。該量 表在本研究之 Cronbach’s α為 0.424 顯示內在一致性較差。 除「抗生素認知評量試卷」為公開資料,不需獲得原著同意外,其餘「服藥 遵從行為量表」及「中文健康識能評估量表簡式量表」進行原著作量表之授權者 同意授權使用。獲得同意使用上述量表後,結合自擬之「人口學變項」 、 「疾病變 項」 、 「藥物變項」 、 「自覺疾病嚴重度」 、 「服用抗生素處方目的的認知」 、 「有無家 人提醒用藥」、「接受抗生素相關衛教」及「目前抗生素服用情形」等問卷,進 行資料收集。. 第四節 資料收集過程 於 2013 年 2 月 24 日通過「人體試驗倫理委員會」審查,並於 2013 年 3 月 4 日開始在林口長庚醫院感染科門診進行個案收集。於 2013 年 6 月 15 日募得個 案數共 162 名結束收案。 20.
(31) 進行本研究前向感染科醫師解說研究目的及過程。在主治醫師同意下,看診 當天,研究者查詢回診名單中之符合收案條件之個案,並請醫師或跟診人員轉介 回診病人於看診後到收案診間填答問卷,由研究者向病人自我介紹,解說受試同 意書,確認病人真正了解研究目的、問卷填寫過程以及將來資料的呈現方式,病 人可隨時終止或退出本研究。 病人填寫書面同意書後,進行資料收集,由病人自行填答問卷,填寫約 10-15 分鐘。此外,向病人保證絕對不公開病人之基本資料,本問卷會收藏在研究者本 人專用的上鎖櫃及資料會存於研究者本人專用且密碼保護的電腦中,3 年後銷毀 資料。本研究以問卷調查收集資料,並無任何醫療或護理措施的介入,視病人之 意願可隨時終止問卷調查,不影響病人的疾病治療與所接受之照護品質等權益。. 第五節 資料處理分析方法 資料收集後以SPSS 19.0版軟體進行資料建檔,資料建檔後以交叉分析進行 檢查資料是否有輸入異常且並無發現遺漏值。主要分析方式如下: 一、以次數分配及百分比來描述各類別變項,包括性別、婚姻狀況、職業、教育 程度、經濟狀況、居住情形、疾病診斷、抗生素劑型、服用抗生素的頻率、 服用抗生素天數、發生藥物副作用、自覺疾病嚴重度、了解目前使用抗生素 的目的、有無家人提醒服藥及有無接受抗生素衛教的分佈情形。以平均值及 標準差來描述各連續變項,包括年齡、過去服藥遵從程度、抗生素服藥知識 及健康識能的分佈情形。 二、以Chi-Square Tests分析抗生素服藥不遵從者與遵從者在類別變項包括性別、 婚姻狀況、職業、教育程度、經濟狀況、居住情形、疾病診斷、抗生素劑型、 服用抗生素的頻率、服用抗生素天數、發生藥物副作用、自覺疾病嚴重度、 了解目前使用抗生素的目的、有無家人提醒服藥及有無接受抗生素衛教分佈 的差異。 21.
(32) 三、以Mann-Whitney U test分析抗生素服藥不遵從者與遵從者在連續變項年齡、 過去服藥遵從行為、抗生素服藥知識及健康識能平均值的差異。 四、以Multiple Logistic Regression分析上述Chi-Square Test與Mann-Whitney U test 分析結果有顯著差異之變項對遵從性之解釋力。. 第六節 倫理考量 本研究所使用之量表皆由原著作或量表授權者同意授權後使用。研究進行前 送審林口長庚醫院之「人體試驗倫理委員會」(案號101-4747B),經其審查通過 後再進行收案。在資料收集前,向受訪者自我介紹,解說受試同意書,確認受訪 者真正了解研究目的、問卷填寫過程、將來資料的呈現方式以及受訪者隱私之保 護方式。取得受訪者之同意書後,進行資料收集,問卷填寫過程約10-15分鐘, 過程中注意病人之身體狀況,若有不適則立即中止收案並尋求醫療資源,以維護 受訪者之健康狀況。本研究以問卷調查收集資料,並無任何護理醫療措施介入, 視受訪者之意願可隨時終止或退出本研究,不影響受訪者的疾病治療與所接受之 照護品質等權益。. 22.
(33) 第四章 研究結果 第一節 描述性統計 於 2013 年 3 月 4 日至 2013 年 6 月 15 日期間,符合收案條件人數共有 443 位,其中不識字的有 54 人,不清醒有 3 人,外藉人士有 3 人,未回診有 149 人, 拒絕收案者有 72 人,同意收案者有 162 位,有效問卷 162 份,詳見圖 4-1。. 回診名單檢視潛在符合收 案條件之個案(n = 443 人). 不符合收案條件(n = 60 人) 原因 1.不識字(n = 54 人) 原因 2.不清醒(n = 3 人) 原因 3.外藉人士(n = 3 人). 符合收案條件之個案 (n = 383 人) 未回診(n = 149 人). 醫師轉介病人至收案診間 說明研究計畫(n = 234 人) 拒絕參與研究(n = 72 人) 原因 1.趕時間(n = 59 人) 原因 2.覺的沒有意義(n = 13 人) 同意參與研究並填寫同意 書與問卷 (n = 162 人) 無效問卷(資料不完整) (n = 0 ) 有效問卷 (n = 162 份). 圖 4-1 收案流程圖 23.
(34) 一、人口學分佈情形: 在人口學變項中,平均年齡 47.1 歲,年齡最小 17 歲,最大 93 歲。女性 84 人(51.9%)多於男性(48.1%)。已婚人數最多 99 人,佔 61.1%。職業狀況以全職最 多 71 人(43.8%),其次是無業 53 人(32.7%)。教育程度以大專最多 54 人(33.3%), 再來是高中職 43 人(26.5%)和國小畢業 41 人(25.3%)。經濟狀況以剛好夠用最多 101 人,佔 62.3%。大部份的人都與親友同住有 148 人,佔 91.4%(見表 4-1)。. 表 4-1 人口學特性 ( n = 162 ) 人數(人). 百分比(%). 年齡 性別. 男性. 78. 48.1. 女性. 84. 51.9. 婚姻. 未婚. 49. 30.2. 狀況. 已婚. 99. 61.1. 鰥寡. 5. 3.1. 離婚/分居. 9. 5.6. 無. 53. 32.7. 家管. 21. 13.0. 兼職. 17. 10.5. 全職. 71. 43.8. 教育. 國小. 41. 25.3. 程度. 國中. 21. 13.0. 高中/職. 43. 26.5. 大專. 54. 33.3. 3. 1.9. 職業. 研究所(含以. 24. 平均值. 標準差. 範圍. 47.1. 17.6. 17-93.
(35) 上) 經濟. 收入不夠用. 狀況. 23. 14.2. 恰好夠用. 101. 62.3. 尚有盈餘. 33. 20.4. 經濟寬裕. 5. 3.1. 13. 8.0. 148. 91.4. 1. .6. 居住. 獨居. 狀況. 與親友同住 居住安養中心. 二、疾病診斷: 個案中以罹患蜂窩性組織炎的病人最多,有88人(54.3%),其次是泌尿道感 染48人(29.6%),再來是細菌性支氣管炎26人(16.0%)(見表4-2)。. 表4-2 疾病診斷 ( n = 162 ) 疾病診斷. 人數(人). 百分比(%). 蜂窩性組織炎. 88. 54.3. 細菌性支氣管炎. 26. 16.0. 泌尿道感染. 48. 29.6. 三、藥物變項: 因其中有 10 位個案使用 2 種抗生素,所以共有 172 個樣本數的抗生素,有 20 種抗生素,將其同類合併分為 9 類。其中以 Cephalosporins 類最多佔 48.3%, 其次是 Penicillin 類佔 27.3%。抗生素劑型主要是錠劑有 48.3%和膠囊 51.7%(見 表 4-3)。抗生素的服用頻率以一天二次最多有 134 人(77.9%)。抗生素服用天數(見 表 4-3)以 7 天最多有 64 人(39.5%),其次是 3 天有 61 人(37.7%),平均服用天數 25.
(36) 為 5.09 天。發生藥物的副作用有 40 人(24.7%)(見表 4-3)。. 四、自覺疾病嚴重度: 自覺的此次感染症的嚴重程度認為有點嚴重有 90 人(55.6%),覺得嚴重的有 34 人(21%),覺得不嚴重的有 27 人(16.7%) (見表 4-4)。. 五、對服用抗生素目的的認知與有無家人提醒服藥: 有54人(33.3%)能很清楚知道使用抗生素的目的,有48人(29.6%)不能明確的 回答本次使用抗生素的原因,有43人(26.5%)不知為何使用抗生素,有17人(10.5%) 的人對於抗生素的使用目的回答錯誤(見表4-5)。有家人提醒服藥的有82人 (50.6%),沒有家人提醒服藥的有80人(49.4%)(見表4-6)。. 表 4-3 藥物資訊 人數(人). 百分比(%). 抗生素種類. Cephalosporins. 83. 48.3. ( n = 172 ). Fluoroquinolone. 23. 13.4. Fusidic Acid. 3. 1.7. Lincosamides. 8. 4.7. Macrolide. 4. 2.3. Nitroimidazoles. 1. .6. Oxazolidinone. 1. .6. Penicillin. 47. 27.3. Rifamycins. 2. 1.2. 錠劑. 83. 48.3. 膠囊. 89. 51.7. 劑型( n = 172 ). 26.
(37) 服用抗生素的. 一天一次. 18. 10.5. 頻率( n = 172 ). 一天二次. 134. 77.9. 一天三次. 7. 4.1. 一天四次. 13. 7.6. 抗生素服用天數. 3天. 61. 37.7. ( n = 162 ). 4天. 8. 4.9. 5天. 23. 14.2. 6天. 4. 2.5. 7天. 64. 39.5. 9天. 1. .6. 14天. 1. .6. 藥物副作用. 沒有. 122. 75.3. ( n = 162 ). 有. 40. 24.7. 表4-4 自覺疾病嚴重度 ( n = 162 ) 人數(人) 一點也不嚴重. 百分比(%). 4. 2.5. 不嚴重. 27. 16.7. 有點嚴重. 90. 55.6. 嚴重. 34. 21.0. 7. 4.3. 非常嚴重. 表4-5 了解使用抗生素的目的 ( n = 162 ). 答錯. 人數(人). 百分比(%). 17. 10.5. 27.
(38) 答對. 54. 33.3. 不知道. 43. 26.5. 答案不明確. 48. 29.6. 表4-6 有無家人提醒服藥 (n = 162 ) 人數(人). 百分比(%). 沒有. 80. 49.4. 有. 82. 50.6. 七、過去服藥遵從程度: 過去服藥遵從程度的平均分數為 44.4 分,標準差 5.6,分數最低是 22 分,最高 是 50 分(見表 4-7)。分數最低的 3 題分別是第二題「您會因為某些原因而更改服 藥時間嗎?」(4.2 分)、第八題「您會服用同一位醫師(或醫院或診所)指定的藥物 嗎?」(4.3 分)及第一題「一般人常會忘了服藥,您也有此經驗嗎?」(4.3 分)(見表 4-8)。. 表 4-7 過去服藥遵從度、抗生素服藥知識與健康識能得分情形 ( n = 162 ) 變項. 平均值. 標準差. 最低值. 最高值. 過去服藥遵從性. 44.4. 5.6. 22. 50. 抗生素服藥知識. 11.6. 2.1. 4. 15. 健康識能. 10.3. 1.0. 6. 11. 表 4-8 過去服藥遵從行為各題得分情形 ( n = 162 ) 題目. 平均分數. 1.一般人常會忘了服藥,您也有此經驗嗎? (反向計分) 28. 4.3.
(39) 2.您會因為某些原因而更改服藥時間嗎? (反向計分). 4.2. 3.您會因為某些原因而自行停止服藥或斷續服藥嗎? (反向計分). 4.4. 4.您會因為某些原因而自行減少服藥次數嗎? (反向計分). 4.5. 5.您會因為某些原因而自行減少服藥劑量嗎? (反向計分). 4.8. 6.您會因為某些原因而自行服用不是在醫院購買的藥物嗎? (反向. 4.5. 計分) 7.您會服用中藥或其它民俗療法來治療感染或合併症嗎? (反向計. 4.7. 分) 8.您會服用同一位醫師(或醫院或診所)指定的藥物嗎?. 4.3. 9.您會按同一位醫師(或醫院或診所)指定的時間服藥嗎?. 4.4. 10.您會按同一位醫師(或醫院或診所)指定的劑量服藥嗎?. 4.4. 八、接受抗生素相關衛教 沒有接受抗生素的相關衛教有 96 人(59.3%),有接受抗生素相關資訊的有 66 人(40.7%)(見表 4-9)。醫護人員(60 人,47.6%)為大部份的衛教來源(見表 4-9)。. 表4-9 接受抗生素相關衛教 ( n = 162 ) 人數(人). 百分比(%). 接受抗生素相關. 沒有. 96. 59.3. 衛教. 有. 66. 40.7. 來源. 親戚朋友. 15. 11.9. 5. 4.0. 醫護人員. 60. 47.6. 藥師. 20. 15.9. 7. 5.6. 同事. 電視或廣播節目. 29.
(40) 廣告. 2. 1.6. 11. 8.7. 報紙. 5. 4.0. 網路. 1. .7. 雜誌文章. 九、抗生素服藥知識: 抗生素的知識得分平均值是 11.6 分,標準差 2.1,最低是 4 分,最高是 15 分(見表 4-7)。只有第七題「使用抗生素應盡可能遵照醫師指示的時間與劑量服 用」全部的個案答對。答對人數最少的是第十一題「過度使用抗生素會造成病毒 產生抗藥性」只有 41 人(25.3%)及第二題「抗生素可以治療由病毒所引起的疾病」 有 42 人(25.9%)(見表 4-10)。. 表4-10 抗生素知識各題答對人數 ( n = 162 ) 題目. 答對人數(人). 百分比(%). 1.抗生素可以治療由細菌所引起的疾病. 150. 92.6. 2.抗生素可以治療由病毒所引起的疾病. 42. 25.9. 3.抗生素是有益健康的,平時就應該定時服用. 141. 87.0. 4.使用抗生素治療疾病時,若病情嚴重,可以加倍. 144. 88.9. 5. 使用抗生素時如果病情已經好轉,可以暫時停用. 100. 61.7. 6.同一種疾病多找幾位醫師看病,可以多吃幾種. 158. 97.5. 162. 100. 124. 76.5. 服藥,病才會好得快. 藥,這樣病才好得快 7.使用抗生素應盡可能遵照醫師指示的時間與劑 量服用 8.使用抗生素並不會有副作用 30.
(41) 9.這次生病時所服用的抗生素,可以留一些到下次. 154. 95.1. 10.過度使用抗生素會造成細菌產生抗藥性. 133. 82.1. 11.過度使用抗生素會造成病毒產生抗藥性. 41. 25.3. 12.抗生素對於治療感冒有效. 99. 61.1. 154. 95.1. 161. 99.4. 115. 71.0. 有類似症狀時服用. 13.看醫師或到藥房買藥時,要詳細詢問、瞭解藥 物的作用以及正確的使用方法 14.自己用了不錯的藥,可以分送、介紹給親朋好 友使用 15.我們應該避免主動向醫師或藥師要求開抗生素. 十、健康識能: 健康識能平均分數 10.3,標準差 1.0,最低為 6 分,最高為 11 分(見表 4-7)。 每題答對率都逹 90%以上除了第二部份用藥資訊的第六題「服用此藥物可能會引 起和低血糖相關的副作用症狀,如___等症狀」僅 121 人(74.7%)答對(見表 4-11)。 依李守義等人(2012)的研究定義 8 分以上為高健康識能,低於 7 分為低的健康識 能,本研究中低識能僅有 4 人(2.5%),其餘 158 人(97.5%)比為高識能。. 表4-11 健康識能各題答對人數 (n = 162 ) 題號. 答對人數(人). 百分比(%). (一)門診對話 1.醫師!我的右腳大姆趾從四、五天前就開始疼痛. 151. 93.2. 157. 96.9. ____,而且越來越痛,一點都沒有好轉。 2.甲溝炎是屬於一種組織性發炎,我會開一些 ____給您,以減少紅腫疼痛。. 31.
(42) 3.過去有糖尿病嗎?下次回診時請____,並帶著這. 153. 94.4. 155. 95.7. 1.請問服用這個藥物的病人姓名是____?. 161. 99.4. 2.病人應該在什麼時候使用這個藥物?. 159. 98.1. 3.如果今天在早餐前服用,下一次最好在____服. 149. 92.0. 4.請問這種藥物每次應該服用多少?. 156. 96.3. 5.這次醫師總共開立了____天的藥量。. 150. 92.6. 6.服用此藥物可能會引起和低血糖相關的副作用. 121. 74.7. 155. 95.7. 張驗血單去檢驗科做抽血檢查,確定一下。 4.回去後暫時不要穿____的鞋子,保持腳部的乾 燥、透氣,如果沒有繼續變壞,5天後再回門診 追蹤。 (二)用藥資訊. 用。. 症狀,如___等症狀。 7.服用這種藥物的人,在____還沒控制穩定前, 應避免駕車或操作重機械。. 十一、目前抗生素服用情形: 有剩餘抗生素的有66人(40.7%),沒剩餘抗生素的有96人(59.3%)。服藥時間 錯誤的人有96人(59.3%),服藥時間正確的有66人(40.7%)(見表4-12)。無法按時服 用抗生素的原因有忘記、有吃就好、無法配合、工作太忙、不喜歡吃藥、沒發燒 就停用及睡過頭等。 依操作型定義將沒有剩餘抗生素及服藥時間正確的人定義為完全遵從,若有 剩餘抗生素或服藥時間錯誤,則視為不遵從。不遵從的人有97人(59.9%),完全 遵從的人只有65人(40.1%)(見表4-12)。. 32.
(43) 表4-12 目前抗生素服用情形 ( n = 162 ) 人數(人) 剩藥. 服藥時間. 遵從度. 百分比(%). 有剩藥. 66. 40.7. 沒有剩藥. 96. 59.3. 時間錯誤. 96. 59.3. 時間正確. 66. 40.7. 不遵從. 97. 59.9. 完全遵從. 65. 40.1. 第二節 不同人口學特性、疾病特性與抗生素在遵從與不遵從人 數的差異 一、人口學變項: 組別人數少於5人會影響Chi-Square Test之結果,故將少於5人之組別合併。 合併的組別有1.婚姻狀況中之鰥寡和離婚/分居,2.職業中之家管及兼差,3.教育 程度中之大專和研究所,4.經濟狀況中之尚有盈餘及經濟寬裕,5.居住狀況中之 與親友同住和居住安養中心。 以Chi-Square Test分析不遵從者與遵從者在人口學特性上的差異,結果詳見 表4-13,遵從與不遵從者在性別、婚姻狀況、職業、教育程度、經濟狀況、居住 狀況上均無顯著差異(p > 0.05)。97位不遵從者中有48位(49.5%)男性、49位(50.5%) 女性,而65位遵從者中有30位(46.2%)男性、35位(53.8%)女性。在婚姻狀況上也 無顯著差異,不遵從者中有28位(28.9%)未婚、60位(61.9%)已婚、9位(9.3%)鰥寡 和離婚/分居,遵從者中有21位(32.3%)未婚、39位(60.0%)已婚、5位(7.7%)鰥寡和 離婚/分居。遵從與不遵從者在職業上無顯著差異,不遵從者中有33位(34.0%)無 職業、23位(23.7%)家管或兼職、41位(42.3%%)全職;遵從者中有有20位(30.8%) 33.
(44) 無職業、15位(23.1%)家管或兼職、30位(46.2%)全職。遵從與不遵從者在教育程 度上無顯著差異,不遵從者中有24位(24.7%)教育程度為國小、15位(15.5%)教育 程度為國中、30位(30.9%)教育程度為高中職者、28位(28.9%)為大專或研究所以 上,遵從者中有17位(26.2%)教育程度為國小、6位(9.2%)教育程度為國中、13位 (20.0%)教育程度為高中職者、29位(44.6%)為大專或研究所以上。遵從與不遵從 者在經濟狀況上無顯著差異,不遵從者中有16位(16.5%)收入不夠用、61位(62.9%) 收入恰好夠用、20位(20.6%)尚有盈餘或寬裕;遵從者中有7位(10.8%)收入不夠 用、40位(61.5%)收入恰好夠用、18位(27.7%)尚有盈餘或寬裕。遵從與不遵從者 在居住狀況上無顯著差異,不遵從者中有8(8.2%)位獨居,89位(91.8%)與親友同 住或居住安養中心;遵從者中有5位(7.7%)獨居,60位(92.3%)與親友同住或居住 安養中心。. 表4-13 不遵從與遵從者在人口學特性的差異 ( n = 162 ) 不遵從. 完全遵從. (N=97). (N=65). 性別 男性. 48. 30. 女性. 49. 35. 婚姻狀況 未婚. 28. 21. 已婚. 60. 39. 9. 5. 鰥寡/離婚/分居 職業 無. 33. 20. 家管/兼職. 23. 15 34. Chi-Square. p. .173. .678. .288. .866. .267. .875.
(45) 全職. 41. 30. 教育程度 國小. 24. 17. 國中. 15. 6. 高中/職. 30. 13. 大專/研究所. 28. 29. 經濟狀況 不夠用. 16. 7. 恰好夠用. 61. 40. 尚有盈餘/寬裕. 20. 18. 居住狀況 獨居 同住/安養中心. 8. 5. 89. 60. 5.692. .128. 1.740. .419. .016. .899. 二、疾病變項: 以Chi-Square Test分析不遵從者與遵從者在疾病診斷上的差異,結果詳見表 4-14,遵從與不遵從者在疾病診斷人上無顯著差異(p > 0.05)。不遵從者中有57位 (58.8%)診斷為蜂窩性組織炎、13位(13.4%)診斷為細菌性支氣管炎、和27位(27.8%) 診斷為泌尿道感染。遵從者中有31位(47.7%)診斷為蜂窩性組織炎、13位(20.0%) 診斷為細菌性支氣管炎、和21位(32.3%)診斷為泌尿道感染(見表4-14)。. 表 4-14 不遵從與遵從者在診斷上的差異 ( n = 162 ) 不遵從. 完全遵從. (n = 97). Chi-Square. p. (n = 65). 診斷. 2.197 35. .333.
(46) 蜂窩性組織炎. 57. 31. 細菌性支氣管炎. 13. 13. 泌尿道感染. 27. 21. 三、藥物變項: 在162位個案中有10位個案使用2種抗生素,因此在抗生素的種類、劑型及使 用頻率與不遵從和遵從之間的差異以172個案數來計萛。此外,合併組別的有1. 抗生素種類中之Fusidic Acid、Lincosamides、Macrolide、Nitroimidazoles、 Oxazolidinone和Rifamycins,統稱為其他種類,2.服用抗生素頻率一天三次與一 天四次。以Chi-Square Test分析不遵從與遵從者在抗生素的種類、劑型及使用抗 生素頻率的差異,結果詳見表4-15。以172個案數來計萛遵從度,不遵從的有104 位,佔60.5%,完全遵從的有68位,佔39.5%。不遵從者與遵從者服用抗生素的 種類、劑型和頻率上均無顯著差異(p > 0.05)。不遵從者中服用Cephalosporins的 50位(48.1%)、Fluoroquinolone的11位(10.6%)、Penicillin的30位(28.8%)及其他種 類的有13位(12.5%);遵從者中服用Cephalosporins的有33位(48.5%)、 Fluoroquinolone的有12位(17.6%)、Penicillin的有17位(25.0%)及其他種類的有6位 (8.8%)。不遵從者中有45位(43.3%)服用錠劑、59位(56.7%)服用膠囊;遵從者中 有38位(55.9%)服用錠劑、30位(44.1%)服用膠囊。不遵從者中有8位(7.7%)服用抗 生素的頻率一天一次、81位(77.9%)服用抗生素一天兩次、15位(14.4%)服用一天 三-四次的抗生素;遵從者中有10位(14.7%)服用抗生素的頻率一天一次、53位 (77.9%)服用抗生素一天兩次、5位(7.4%)服用一天三-四次的抗生素。 另服用抗生素的天數中,4天、6天、9天及14天之個案數較少,故將3和4天、 5和6天、7和9及14天合併,合併後其三個天數組別在遵從人數比例上無顯著差異 (p > 0.05) (見表4-16)。不遵從者中有41位(42.3%)服藥天數3和4天、17位(17.5%) 服藥天數5和6天,39位(40.2%)服藥天數7-14天;遵從者中有28位(43.1%)服藥天. 36.
Dokumen terkait
北臺灣某區域醫院護理人員工作特性與核心照護能力 及其相關因素探討 Self-Evaluation of Nursing Core Competencies and Related Factors among the Metropolitan Hospitals Nurses in North Taiwan 彭淑媛 Shu-Yuan Peng.. 指導教授:黃秀梨 博士
Abstract Obje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clinical nurses from different background on knowledge, attitude of dementia care, and self-efficacy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 School of Nursing 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of Nursing and Health Sciences Master Thesis 探討綜合醫院精神科新進護理人員工作適應歷程 Explore the working adaptation process of new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 School of Nursing 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of Nursing and Health Sciences Master Thesis 不同類型之急性心肌梗塞病患延遲就醫及其相關因素探討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Delay in Seeking
Therefore, this study use the cognitive behavior relaxing breathing group therapy for depression patients to improve depression level, sleep quality and heart rate variability.. This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mportant factors affecting the symptoms and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uterine fibroids before and after resection of uterine fibroids, and to explor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xperiences of receiving Robotic-Assisted Laparoscopic Prostatectomy RALP among middle-aged and elderly patients with prostate cancer could be summarized
v Efficacy of the innovative teaching strategy among Bachelor nursing students Abstract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influence an innovative teaching strategy with joyful learning 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