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代間服務學習方案的建構與執行

Dalam dokumen 代間服務學習之質量性成效探討 (Halaman 87-94)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四節 代間服務學習方案的建構與執行

71

72

一代的關係」與「拓展新的人際關係」,其中,與子孫輩的代間關係經常是長者快樂 的泉源,卻也是最疏離和沒把握的關係,長者常以「少年仔有他們的生活」、「老人看 不懂、或聽不懂」、「跟不上時代」、「惦惦卡不會被人嫌」來描述在代間互動上渴盼又 退卻的矛盾心情。此外,「宅在家」的長者常以電視為友,感嘆親友的凋零,卻又自 限沒有交朋友的吸引力與需求。

()護理系大學生對代間服務學習的需求

為充分裝備學生的服務知能,代間服務學習課程建基於既有之「服務學習課程」

的基礎之下,增加認識社區老人特質、溝通技巧、老化體驗、代間服務學習的意涵等 議題,以期提升護理學生對服務社區老年人之觀察與互動能力。同時,為鼓勵更多學 生對代間交流的興趣與認識,以臉書方式新開立「代間交流俱樂部」社群,增加課程 與服務資訊與社區資源的連結,同時以開放性社團方式鼓勵參與學生上網PO文、分享 活動照片或留言代間交流的心情點滴,透過群組留言、分享與討論,更貼近大學生的 使用習慣,也連結網路的廣大力量,吸引更多學生的注意、掌握服務行動資訊的時效 性,並藉此平台增強學生參與代間服務活動的成就感與熱情並引發更多的迴響。

過程中以「老,是不一樣」為主題,進行志願服務精神、服務倫理、老人特質、

溝通技巧、服務行動規劃等,進行經驗分享與討論。說明活動架構、起迄期程、關懷 服務性質、內涵『what can I do』&『what I can’t do』,重申以「陪他作、一起作」取 代「不會作、幫他作」的精神。

此外,透過五位實際參與社區代間服務學習之護理學生進行焦點團體討論,期以

過來人的角度,提供護理學生執行社區老人服務學習所需先備的特質與能力,同時,

用以瞭解護理學生對代間服務學習課程的內涵與期待。基本上五位受訪學生皆認同社 區服務應為公民責任的一部分,但因課業、時間諸多考慮,偏好短期,長時間一次性 的服務活動,對長期性服務則持保留態度,於服務學習方案特質部分,較欠缺為對社 區資源的了解,此外,對社區的關鍵人物也不熟悉,此部分希望能在服務的起始由師

73

長牽線、引薦,另在執行老人服務能力方面,有耐心的傾聽應為首要條件,對於長者 的意見應能同理不予批評,唯在溝通部分,對一些生活厘語及對長者生命背景的不了 解,有時在同理長者感受或互動上會較為受限。針對上述學生參與社區代間服務學習 的需求與意見回饋,規劃8個單元,每次一小時的前置準備課程如下:

表3-1 學生參與社區老人代間服務學習之前置準備課程規劃

單元 主題 時數 課程目標

一 認識服務學習與代間服務學習 1 能理解服務學習與代間服務學習的主 要差異,強化公民服務意識

二 服務法規與服務倫理規範 1 熟悉相關法規與服務規範

三 社區資源在哪裡? 1 熟悉社區中與長者相關之健康與社會 福利資源和內容

四 “老”是不一樣~

談老人特質與溝通技巧

1 理解一般老化的改變與限制,提升與 長者溝通技巧

五 當我們“老”在一次~老化初體驗 1 透過輔具的穿戴,模擬與感受退化對 長者日常生活的困擾~同理心訓練

六 What can I do~服務行動規劃 1 提升服務行動內容的合適性與個別性

七 心靈點滴~行動疑難與反思 (期中分享)

1 服務分享與情境疑難討論 八 眾志成城~行動力量與成長

(期末評量)

1 透過反思評量個人於社區成長服務過 程的目標與成長

()學、業界專家對代間服務學習方案的意見

綜合前趨研究經驗、Pender’s健康促進理論與社會學之現代化與繼續活動的健康

老化觀點,代間服務學習方案以「健康老化」、「代間交流」作為團體課程主軸,邀請 三位社區老人照護實務工作資歷超過十年的業界專家(社區健康服務中心組長、護理 長、長青活力站主責護理師)、四位二年制與四技班級導師五位學界專家共同討論與 檢視,並與本研究之科技部計畫主持人(老人精神衛生護理專家)共同修正本研究之代 間服務學習方案。

學業界一致認為以「代間交流道」作為社區老人與護理學生團體課程之核心,可

74

促進世代間的理解與共融,並與高齡友善社區的理念與政策接軌;另增加健康生活(健 康操、健康加油站)、世代語言與智慧(老祖宗的智慧與新說文解字)二大單元建構出代 間交流團體活動(ISLP)。專家認為方案設計生動活潑、具體可行,鑑此,業界樂於促 成社區長者招募、場地協調與服務認證事宜,而各班級導師亦同意開放相關的訊息宣 達與學生招募。

()運用於護理學生參與ISLP的具體策略

Bandura 和Locke(2003)指出,達成目標的回饋,可以產生較高的自我效能感,

進而提高個人的目標設定並增進較好的行為表現。以下策略得以運用於護理學生參與 代間服務學習歷程強化其自我效能感的重要參考:

1.技巧或訓練:自我效能是可以透過計畫或方案提供訓練並予以強化,當護理學 生具備屢行任務所需要的技巧或技能,則可以達到自我效能的增強。鑑此,研究者針 對參與代間服務學習方案之護理學生(實驗組)另行提供4小時的先備課程,包括:老 化對長者生理、心理與社會層面的影響、如何與老人溝通、如何連結社區資源等,透 過有計畫性的技巧傳授、角色扮演等訓練,強化大學與社區長者互動的知能。

2.提供回饋:明確的回饋可以讓學習者覺知到個人行為模式的價值,有助於個人 更頻繁地複製相同的經驗,而透過正向回饋,護理學生得以確認自己的優勢,明確指 出好的行為或表現均能增強學習者自我效能的感覺。例如學生在參與代間服務學習的 過程中,得以透過網路平台上傳與社區長者互動的點滴,此時,研究者需針對正向的 互動經驗給予肯定與回饋;反之,當學生感受挫折或遭遇疑難時,亦需針對問題焦點 及時提供討論與修正意見。

3.增強:Bandura認為,在人們努力朝向主要目標邁進時,先達成次要目標,將

有助於支持並增加我們的自我效能感,此種自我效能感則能推動更高層次的表現。故 需鼓勵護理學生挑戰能夠產生正向結果的行動,即使是小小的成功,也可以增強個人 自我效能的感受。實際運用在代間服務學習歷程中,將透過課程與活動討論,明確指

75

出大學生所擁有的優勢、老人的期待與需求進行媒合,輔導學生善用個人優勢於社區 老人互動過程中提供服務與學習的機會。

4.示範:透過示範可提供明確的楷模,經由觀察將有助於學習者降低因缺乏經驗 的想像與恐懼,進而增強個人自我效能的感覺。在團體的介紹期,研究者可以透過各 種共同議題的討論,導引代間的互動歷程有明確的話題與焦點,透過示範與觀摩,得 以減少護理學生因為對社區長者的陌生而感覺疏離與慌亂,或不知如何具體踏出代間 服務學習的第一步。

5.鼓勵:對於程度能力相當的學習者,給予鼓勵的效果將顯著大於給予負向回饋,

支持學習者的自我效能但不流於浮濫表淺的誇獎。就護理學生而言,可能因為時間、

學業或同儕影響等多重因素影響參與服務學習的動機或中斷服務行動,故而,需於團 體招募的開始,即清楚說明相關規範與權利和義務,對於願意承諾服務的大學生,除 提供必要的支援與協助外,過程中可透過網路平台上的分享,針對學生的行動投入、

企劃創意與學習反思,予以正向鼓勵,並於團體中提供展現的舞台,同時針對特殊服 務創意、全程參與的學生公開表揚或獎賞,以具體強化於社區老人服務的自我效能。

6.減輕害怕和焦慮:研究者需同理護理學生要從課室走入社區、接觸陌生長者的 恐懼與不確定感,除了提供先備課程的模擬與增強外,亦可透過服務情境討論或藉由 學長姊的經驗交流與帶領,化解新手的焦慮與害怕,進而提升護理學生投入社區長者 代間服務學習歷程的自我效能。

二、處置方案

護理學生可自由選擇參與一般性服務學習(GSLP-對照組)或代間服務學習(ISLP-

實驗組),無論參與哪一種服務方案,皆包括8小時的服務前置準備課程,與至少10 小時的服務活動。團體共同目標與課程設計主軸均關注護理學生之服務與社會關懷態 度、服務效能、執行、互動能力與正向老年態度的培養。期待護理學生能走出校園、

落實服務,並從服務行動中累積與反思學習的經驗。

76

()一般性服務學習(GSLP)

一般性服務學習(GSLP)為8小時的服務學習準備課程,包括認識服務學習、服務

學習法規、服務學習規劃、服務倫理等單元、期中討論、期末評值,學生可依個人意 願與興趣自行規劃至少10小時的服務學習活動。

()代間服務學習方案(ISLP)

代間服務學習方案(ISLP)包括8小時的代間服務學習前備課程、代間交流團體活

動與2小時的期中、期末焦點團體;代間交流團體每週一次、為期八週、每次九十分 鐘於社區活動中心進行,代間服務學習課程與活動由研究者所帶領,研究者本身為大 學護理系具有老人團體經驗之資深講師,帶領者主要功能為督導、強化(承諾)與支持 代間交流活動,鼓勵代間自主溝通、交流、規劃與行動(活動規劃見表3-2)。

代間交流團體發展概分為三個階段,依序為:Phase I:熟悉彼此,訂立共同主題

與規範;PhaseII:溝通彼此經驗、價值、思維交流、打破框架,了解彼此優勢與特長;

PhaseIII:特長交流與媒合、共同決策並攜手推動方案。方案設計融合「代間交流」、

「健康生活」、「聯盟服務」三大主軸,前半階段均聚焦於年長者與年輕人共同有興趣 的主題或經驗,經由共同話題與經驗的交流分享,減少因為代間的刻板印象或語言的 不了解,所產生的陌生與距離感,前六週,每次九十分鐘的團體課程涵蓋四個單元,

每週活動依序為:1.暖身活動(15分鐘)、2.代間交流道(50分鐘)、3.健康加油站(15 分鐘)、4.老祖宗的智慧語錄與新說文解字(10分鐘)(代間交流道活動指引,詳見附 錄六)。

第七與第八週則以「老當益壯」與「豐富人生」為主題,鼓勵參與者(學生與長

者)共同規劃、設計,此階段研究者退居輔導的第二線,鼓勵學生與長者共同展現創 意,例如第七週主題為「老當益壯」鼓勵學生根據前六週與長者互動經驗及對長者的 觀察與認識設計符合長者喜好與體適能的關卡活動,或共同規劃長者與學生的戶外半 日遊活動。第八週則以「豐富人生」為主題,呈現學生與長者能力交流的結果,例如:

Dalam dokumen 代間服務學習之質量性成效探討 (Halaman 8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