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三、韓國 簽署 FTA 中貿易便捷化條款研析

93

有關的政策與法令;並於兩年內檢視相關的法令(13.5條)。

(四)透明化的要求

法規面的透明化是實現貿易便捷化的重要前提,P4 協定除了在各章節 要求各方應公開相關法令外,並於第 14 章針對公布、行政程序、審查與申 訴制度與接觸點等作總則性規定。

第 14.2 條為「公布」的規定,其要求各方應確保其法令、程序與行政 規則皆能公布,或以其他可以讓利害關係人取得的方式公開。

第 14.3 條為「行政程序」的規定,其規定行政程序應符合一致性、公 平與合理性,一方之決定若涉及他方利害關係人,應給予其通知,並給予表 達意見的機會。

第 14.4 條為審查與申訴的規定,其要求各方應建立審判的機關,該機 關可以是司法機關、準司法機關或行政法院,以審查政府關於本協定的行政 行為。

第 14.5 條為接觸點的規定,規定各方應指定一個以上的接觸點,以利 各方訊息的傳達與交換。

縱合上述討論紐國簽署 P4 協定除了有降稅促進貿易交流的直接效益之 外,為了進一降低貿易成本與障礙,P4 貿易便捷化條文內容亦設有具體之 調和及簡化關務程序、削減技術性障礙、便利人員移動、及法規透明化等專 章。整體看來,P4 協定特別強調關務的透明性、可預期性及一致性、加強 標準與認證上的合作、便利專業與商務人士的移動、及法規透明與行政程序 一致等。

94

FTA 的國家。該協議中對於貿易便捷化有更為清楚的規範,由此可以瞭解韓 國所重視的貿易便捷化措施。

韓-歐盟FTA 的談判開始於 2007 年,韓歐盟雙方於 2010 年 10月 6 日 簽署,2011年 7月 1日起生效。韓-歐盟 FTA 為歐盟簽訂的 FTA 中包含最 廣泛且最富野心的一個,在關稅部份,韓-歐盟 FTA 將於生效時起五年內

消除 98%的進口關稅,並消除包含對工業產品、農業產品與服務的貿易障

礙;在貿易便捷化方面,韓-歐盟 FTA 在非關稅障礙、貿易技術性障礙、

海關與貿易自由化、透明化與爭端解決機制等處進行相關措施的規範。本節 將就其貿易便捷化條文擇重點介紹。

(一)技術性貿易障礙

技術性貿易障礙為非關稅障礙之一種,韓-歐盟 FTA 於第四章以專章 規定,並引進 WTO 處理會員制定的技術性法規或標準等措施的協定。韓-

歐盟 FTA 第 4.1 條即規定,雙方應共同遵守 WTO《技術性貿易障礙協定》

(the Agreement on 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TBT),是以 TBT 為本協定 的一部分。此外,第 4.3 條也規定,雙方也應就標準、技術與認證程序進行 合作,並應定期舉辦水平部門的協商。以加強雙方對於彼此系統的瞭解,促 進雙方進入對方市場。

第 4.4 條則為「技術性規則」(Technical Regulation)的規定,其要求 雙方在技術規則上應以國際上相關的標準為基礎,在認證上也應採取同樣的 國際標準;相關的法令與訊息也應提供給對方作為參考。

第 4.5 條為「認證標準」的規定,其要求雙方應再次確認其於 TBT 第 4.1 條的義務,以確保其認證機關(standardising bodies)接受並遵守 TBT 附件 3 關於「關於制定、採用和實施標準的良好行為規範」(the Code of Good Practice for the Preparation and Adoption of Standards)的規定。此外,也應 接受 WTO 貿易技術障礙委員會(the WTO Committee on 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於 G/TBT/1/rev.8, 第九段所做的決議。

95

第 4.6 條則規定雙方所應承認的認證機構,條列如下:

1. 他方境內以雙方承認的標準進行認證的機構。

2. 他方境內受委託且具有足夠能力的認證機構。

3. 他方境內受他方政府所委託認證機構。

4. 於他方境內依另一方認證程序所做的認證。

5. 雙方認證機構所進行的合作協議。

6. 由出口方對進口方所提出的認證。

(二)海關與貿易便捷化

韓-歐盟FTA 第六章為「海關與貿易便捷化」,第 6.1 條為目標與原則 的規定,為了實現促進貿易雙邊、多邊的關務合作,雙方應遵守的原則包含:

(1)應採取最具效率且最少通關文件的通關程序,並應盡可能的提供電子 化關務系統;(2)關務應符合國際標準,系統的使用也應以「世界海關組 織」的「海關數據模型」(Customs Data Model);(3)海關程序需透明且 可預期;(4)雙方在採行新的措施前應徵詢他方利害關係人之意見;(5)

風險管理應將焦點集中在較具風險的貨物上;(6)雙方應就本章的落實進 行合作並交換訊息;(7)貿易便捷化應適用於各個政策目標。

為落實上述原則,本章設有諸多貿易便捷化措施,分述如下:

1. 海關程序與放行

雙方應採行最簡化與最具效率的海關程序,以促進貿易的便捷化,貨物 應於法定的期間內放行,雙方並應允許貨物抵達前進行預先程序,並允許以 電子化的方式遞交資料。

2. 風險管理

雙方應採用電子化的風險管理系統,方便海關將焦點集中在高風險的貨 物,以加速低風險貨物的通關與放行。此外,雙方應逐步符合 1999 年修正

96

過後的《關於簡化和協調海關業務制度國際公約》(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on the Simplification and Harmonisation of Customs Procedures)與 WCO 風險 管 理 對 於 風 險 管 理 程 序 所 訂 定 的 「 風 險 管 理 方 針 」 ( Risk Management Guidelines)。

3. 透明化

雙 方 應 確 保 海 關 所 適 用 的 法 令 、 行 政 程 序 、 費 用 等 規 範 皆 能 公 布 並 取 得,並應指派一個以上的詢問點以便利關係人查詢相關資訊。

4. 預先裁定

貿易商若於貨物進出口前有預先裁定的請求,雙方應預先做出裁定。

5. 海關聯絡點

雙方應設立海關聯絡點(contact point),以提供與關務相關的訊息,

並處理與本章相關的法規操作。唯有在海關聯絡點無法解決該事件時,才會 移轉給關務委員會處理。

6. 關務合作與關務委員會

對於關務的法規與程序,雙方應成立關務委員會(Customs Committee),

以加強雙方海關事務的合作,並發展相關的措施。

(三)透明化

資訊的透明化可以提供一個可預期的貿易環境,避免花費多餘的成本。

韓-歐盟 FTA 除了於各章節要求雙方應公開相關措施的法令外,另亦於第 十二章對「透明化」作總則性規定。相關要求分述如下:

1. 公布

雙方應公布與本協議相關的法令與行政規則,且應以不歧視為原則,以 確保所有利害關係人都能接觸到各項法規與措施的訊息。此外,在法規、措 施確定前,應提供利害關係人有表達立場的機會;於其確定後,應於生效前

97

提前公布,其內容也應解釋施行的目標與理由。

2. 詢問點與接觸點

雙 方 應 設 立 詢 問 點 與 接 觸 點 , 以 有 效 率 地 回 應 利 害 關 係 人 所 提 出 的 詢 問。

3. 行政程序

於新的行政措施開始前應通知利害關係人,並給予其表達意見的機會。

4. 審查與申訴

雙方應建立司法、準司法或行政法庭,以審查與本協定有關的事務;審 查程序也應確保紛爭當事人都有陳述意見的機會。

縱合上述討論,在韓-歐盟 FTA 的貿易便捷化條文部分,其分別對「非 關稅障礙」、「技術性貿易障礙」、「海關與貿易便捷化」、「透明化」、

及「爭端解決」等設有專章討論,其中比較值得注意的是,條文內容在多處 皆強調與國際組織(GATT、WTO 及 WCO)的規範接軌,甚至訂出較 WTO 規定更為強制且有效率的的規範。整體看來,韓-歐盟 FTA 關於貿易便捷 化的條文幾乎各方面皆有考量到,相信對於提升其雙邊經貿互動有顯著的作 用。

第四節 小結

一、亞太地區 RTA/FTA 貿易便捷化規範之發展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