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越南對貿易便捷化 TACB 之需求評估
根據 WEF 2010年全球貿易促進報告,越南於 2007 年加入 WTO,承
諾開放市場及創造更透明及公平之競爭環境,入會效應帶動數年經濟持續
108 經 濟 部 投 資 業 務 處 ,2011。http://twbusiness.nat.gov.tw/old/pdf/inv_3.pdf
151
增長,貿易環境亦大幅改善,在全球排名躍升至第 71 名,其中在貿易促 進指數下有關市場進入(Market Access)指數排名第 50 名,顯示越南貿 易和服務業市場正快速自由化。
雖然越南整體貿易環境有明顯改善,但從圖 4-3 中關於「貨物出入境 管理效率」兩項表現排名來看,越南稅務效率排名第 107 名(雖然較 2009 年的排名已前進 10 名),邊境管理透明化之表現排名第 104 名,皆不盡 理想。
貿易促進指數評鑑(越南) (共125國)排名 (1~7分)得分 2010年指數排名 71 4.0 2009年指數排名 89 3.5
市場進入 50 4.4
國內外市場進入 50 4.4 貨物出入境管理效率 88 3.5 稅務效率 107 2.9 進出口作業程序效率 54 4.8 邊境管理透明化 104 2.7 交通運輸建設與通訊運輸建設 68 3.6 交通運輸基礎建設的可用性與品質 103 3.2 交通運輸通信服務可用性與品質 31 4.4 資訊通訊技術(ICT)可用性與發展狀況 59 3.3
商業環境 64 4.3
法規環境 60 3.8
物理安全性 66 4.9
0 1 2 3 4 5 6
4.9 3.8 4.3 3.3 4.4 3.2 3.6 2.7 4.8 2.9 3.5 4.4 4.4 3.5 4
資 料 來 源 : 本 研 究 自 行 編 譯 WEF. 2010. Global Enabling Trade Report 2010.(p.284)
圖4-3 越南之貿易促進指數評鑑
在「交通運輸建設」方面,越南在交通運輸基礎建設的可用性與品質 排名全球第 103 名(參見圖 4-3),顯示 WEF 認為越南該部分完全不具競 爭優勢。如進一步分析,可發現越南機場密度仍低(第 104 名)、路況品 質差(第 95名)、鐵路品質不佳且分支不夠廣泛(第 59名)、以及港埠 設施不足(第 93 名)等問題(參見圖 4-4),曝露出越南自從加入 WTO 後,雖然經濟快速發展,也出現其運輸、基礎建設無法同步改善的弊病。
152
越南如能改善其運輸、基礎建設的劣勢,貿易將更形順暢。
2010年 貿易促 進指 數細項 評鑑 (越南 ) ■競爭優勢 ■競爭弱勢
交通運輸 基 礎建設的 可 行性與品 質 國排名 得分
機場密度 ( 數目/每百萬 人口) 104 0.2
轉運連結 性 指數(最低 0分~最高 100分) 53 70.6
道路鋪設 百 分比 95 19
航空運輸 基 礎設施品 質 (最低 1分~最高 7分) 79 4.1 鐵路運輸 基 礎設施品 質 (最低 1分~最高 7分) 59 2.8
道路品質 ( 最低 1分~最 高 7分) 95 2.8
港口基礎 設 施品質( 最 低 1分~最 高 7分) 93 3.3 交通運輸 通 信基礎建 設 的可行性 與 品質
班輪運輸 連 結性指數 ( 最低0分~最 高132.5分) 36 26.4 裝載承運 力 及易適性 ( 最低1分~最 高5分) 57 3
物流發展 ( 最低 1分~最 高 5分) 49 2.9
貨運追蹤 與 追蹤能力 ( 最低1分~最 高5分) 53 3.1
及時運抵 目 的地(最低 1分~最高 5分) 69 3.4
郵政服務 效 率(最低 1分~最高 7分 ) 45 5.3 交通部門 與 貿易服務 總 協定相關 表 現(最低 0分~最高 1分 ) 10 0.5
資 料 來 源 : 本 研 究 自 行 編 譯 WEF. 2010. Global Enabling Trade Report 2010. (p.285)
圖4-4 2010年越南貿易促進指數細項評鑑(交通運輸、通信基礎建設)
越南在港口建設方面缺乏國際級的基礎設備,在現今 166 個海港中,
可分為 7 個港口群區,包括北部、中北部、中部、中南部、胡志明市-同 奈-巴地頭頓、九龍江流域地區、Con Dao及西南島等港口群區。越南缺 少深水港,國外大噸數貨船較難進入港口,政府估計至 2020 年,將需要
190~230 億美元進行港口發展計畫。另外,在城市基礎建設方面,胡志明
市在今(2011)年 11 月初公布2025 年的都市發展規畫,包含製造業聚落
區的構想,並希望建設多座橋梁、高架道路與鐵路,以鞏固內需及擴張全 國貿易發展109。
目前,越南接受貿易便捷化 TACB 之項目,大多以公私合夥(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 PPP) 的 投 資 方 式 為 主 , 根 據 義 大 利 駐 胡 志 明 辦 公 室
109 “Ho Chi Minh City Committed to Improving Investment Environment.”2011. Vietnam Briefing.
http://www.vietnam-briefing.com/news/ho-chi-minh-city-committed-improving-investment-enviro nment.html/#more-3578.
153
(Italian Trade Commission-Ho Chi Minh City Office)針對越南基礎建設所 做的一份報告指出,2010 年歐洲投資銀行(European Investment Bank, EIB)
已簽署一項合約,預計將在胡志明市建造 11.3公里的地鐵建設,投資總額 共計 1500 億歐元。歐洲投資銀行同時爭取到 ADB和德國發展銀行共同開 發該項計畫,共計將建造 11 個車站,其中 10個車站將以地下化形式建造,
預計在 2016 年完工後,每天可有 14 萬人次的乘客載運量。此外,ADB也 將投資 950億美元,改善寮國到越南的道路品質,以促進雙方在觀光、貿 易和投資的便利性110。
在 國 際 官 方 援 助 計 畫 (ODA) 的 融 資 項 目 上 , 日 本 國 際 協 力 事 業 團
(JICA)先前公佈 2010 年日本會計年度對越南提供 ODA經援項目,並以 基礎建設工程作為其融資重點,其中 5 大工程包括:河內國際機場新機場 航廈(T2 大廈,按計畫將於 2010 年 3 月動工建造)、北南高速公路和鐵
路、Hoa Lac 高科技園區以及 Lach Huyen 港等,而在 2010 年 4 月初,比
利時政府頃同意提供胡志明市 7,000 萬歐元 ODA融資,供市政府執行在當 地第1 郡市中心興建Ben Thanh 地鐵站及濬深 Soai Rap 河床等兩件基礎設 施工程111。
在「商業環境」方面,越南法規環境因素普遍被 WEF 評為競爭弱勢 的選項,因為越南對外資的開放仍有諸多限制,如外資所有權的普遍性排 名全球第 102 名,多邊貿易法規的開放性也排名第 102 名,對外資進入越 南造成一定限制。此外,雖然越南政治環境相對鄰近若干國家穩定,但越 南 法 規 環 境 中 的 不 當 權 力 干 涉 以 及 政 府 效 率 兩 項 指 標 的 評 比 分 數 皆 僅 有 3.5 分(詳見圖 4-5),反映出越南「人治色彩」濃厚,佣金和紅包文化普 遍,以及官員執行力低落、行政效率不佳等,均造成外商的額外成本。據 我 國 駐 胡 志 明 市 台 北 經 濟 文 化 辦 事 處 編 纂 「 越 南 經 貿 暨 投 資 環 境 參 考 資
110 “Vietnam Infrastucture News.”2011. Italian Trade Commission-Ho Chi Minh City Office.
http://www.ice.gov.it/paesi/asia/vietnam/upload/198/1102%20Vietnam%20infrastructure%20News
%20-%201.pdf., 第2頁 。
111 〈 越 南 基 礎 設 施 簡 介 〉 。2010。 《 台 灣 經 貿 網 - 駐 胡 志 明 市 辦 事 處 》 。 http://hochiminh.taiwantrade.com.tw/index.jsp。
154
料」,儘管越南內需市場逐漸擴大,惟外商申請國內市場配銷權仍有極多 障礙,政府應明訂申請審核程序112。此一問題亦與貿易便捷化核心內涵之 資訊公開、透明化等原則有關,影響越南貿易便捷化之發展。
2010 年 貿易促 進指 數細項 評鑑 (越南 ) ■競爭優勢 ■競爭弱勢
法規環境 國排名 得分
產權制度 (1~7,最佳) 68 4
人文環境 與 腐敗程度 (1~7,最佳) 51 3.4
不正當的 權 力干涉程 度 (1~7,最佳 ) 57 3.5
政府效率 (1~7,最佳) 56 3.6
國內競爭 力 (1~7,最佳 ) 58 4.4
經濟市場 的 效度(1~7,最佳) 72 3.5
外資進入 的 開放性(1~7,最佳) 76 4.5
雇用外籍 勞 工的簡易 度 (1~7,最佳 ) 46 4.6
外資擁有 權 的普遍性 (1~7,最佳) 102 4.2
對外國投 資 影響的商 業 規則(1~7,最佳) 26 5.5 對國際資 本 流通的限 制 (1~7,最佳 ) 76 4.3 多邊貿易 法 規的開放 性 (0~100,最佳) 102 49.6
資 料 來 源 : 本 研 究 自 行 編 譯 WEF. 2010. Global Enabling Trade Report 2010.(p.285)
圖4-5 2010年越南貿易促進指數細項評鑑(法規環境)
美國國際開發總署(USAID)從 2001 年開始提供相關技術援助,並 協助越南勞工法規、信用評準機構等規範的建立,近期並在 2010 年 10 月 提出促進越南貿易便捷化的三年期計畫,主要目的在促進越南貿易便捷化 之進程,以及加深其與國際經濟的連結。該項計畫預計將執行至 2013 年 9 月,其 TACB 之重點置於提供越南政府在進出口、投資法則、智慧財產權 等的法規諮詢,以及提供專家、技術人才,以協助越南符合國際標準與規 範。USAID除與民間集團 DAI/Nathan Group 及與越南法務部(Ministry of
Justice)合作執行該項計畫,本身亦挹注 1,170萬美元於計畫投資113。
112 〈 越 南 經 貿 暨 投 資 環 境 〉 。2011。 《 駐 胡 志 明 市 辦 事 處 商 務 組 》 。 http://tecohcm.org.vn/images/economic/moi%20truong%20dau%20tu.pdf。
113 “U.S. Announces New Project to Support Trade Agreements in Vietnam.”2011. USAID-Vietnam.
http://vietnam.usaid.gov/us-announces-new-project-support-trade-agreements-vietnam.
155
(二)我國可提供之 TACB 與預期效益
1. 我國可提供之 TACB
越南在貿易便捷化之表現上,以「貨物出入境管理效率」及「交通運 輸基礎建設」之表現最為不足,因此我國如能協助其改善交通運輸基礎設 施、交通運輸服務便捷性,應符合其需求。「貨物出入境管理效率」則應 涵蓋加速通關效率之必要技術支援、快遞貨物快速通關制度、科學性的規 費計算以及與貿易合作夥伴建立長期機制,以及推動雲端單一窗口,以便 整合越南關稅行政事務,協助與國際接軌,滿足越南貿易快速成長下的關 務便捷化需求。
(1) 貨物出入境管理效率
越南為東協成員,東協-中國自由貿易區協定(ASEAN China Free Trade
Area, ACFTA)擬定至 2011 年大幅減讓貨品關稅,並將在 2015 年全面完
成降稅期程。自 2009年 10月生效的越日經濟合作夥伴協定(Vietnam-Japan Economic Partnership Agreement, VJEPA)和 2010 年 1月生效的東協-澳紐 自 由 貿 易 協 定 (ASEAN-Australia-New Zealand Free Trade Agreement, AANZFTA)也都有大幅減稅計畫。基此, 隨著貿易逐漸自由化,越南 海 關為擴大貿易量、提升經濟發展,認為有必要加快法規、技術面的現代化,
以滿足越南進入國際貿易體系後在法規制度的調和性。
依據越南海關總局(General Department of Vietnam Customs, GDVC)
網 站 資 料 , 越 南 海 關 組 織 運 作 依 循 「 專 業 」 (Professionalism) 、 「 透 明
化」(Transparency)、以及「效率」(Efficiency)三原則,並以此重點
為越南海關之發展主軸114。為簡化海關手續,符合國際現況,並建置完善 且透明化的現代海關制度,越南總理阮晉勇(Nguyen Tan Dung)批准「越 南海關發展策略」(Customs Development Strategy),計畫在 2020年前越
114 “Client Charter.” N.A. Vietnam Customs.
http://www.customs.gov.vn/English/Lists/VietnamCustoms/Details.aspx?ID=2.
156
南海關總局將在越南各省市地區全面提供海關電子化服務,目標是讓 80%
的 企 業 使 用 電 子 化 海 關 服 務 ,90%的 進 出 口 貨 物 得 以 運 用 電 子 報 關 等 程 序。越南海關預計明(2012)年啟用海關單一窗口系統,預估至 2015 年 進 出 口 貨 量 在 單 一 窗 口 申 辦 通 關 案 件 將 達 50%, 至 2020 年 將 提 升 為 90%115。
越南海關曾在 2008 年參訪我國關稅總局,主要目的是學習我國海關 辦理各種進、出口貨物便捷化通關、如何運用風險管理查緝走私不法及各 式違法、違章案件之立法、執法經驗116。此外,由我國亦協助越南建置提 升行政效率的電子化系統。近來世界銀行針對 ICT 公私合夥(PPP)的投 資方式指出,寬頻網路的普及率每增加 10%,貿易將增加 1.4%。因此就越 南而言,ICT的拓展將創造貿易利基,例如 USAID 資助一項促進「越南公 用 電 訊 服 務 基 金 」 (Vietnam Public Utility Telecommunication Service
Fund),旨在提高越南鄉村的 ICT 使用率,這也是我國未來具潛力的 TACB
項目。
(2) 交通運輸基礎建設
隨著中國大陸工資上漲,越來越多跨國公司將生產基地搬遷到勞動力 成本較為低廉的越南、泰國和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如諾基亞(Nokia)
和英特爾(Intel)都在越南建立生產基地。越南因地利之便,由越南向歐 洲、中東和非洲地區出口商品更為方便,使得越南未來物流業前景看好。
越南具備低工資、轉運點的貿易便捷化之實力,然而這些基礎建設仍需要 其他外來資金的補強,因此我國可考慮提供越南運輸、基礎建設之 TACB 需求,尤其我國「完備的硬體建設配合高品質的運輸服務」應能協助越南 改善貿易便捷化之發展,也為我國創造各種商機。
115 〈 越 南 推 廣 海 關 電 子 化 〉 。2011。 《 台 灣 經 貿 網 》 。
http://www.taiwantrade.com.tw/CH/bizsearchdetail/4639694/C/。2011/10/18。
116 〈 越 南 海 關 代 表 團 參 訪 關 稅 總 局 〉 。2008。 《 財 政 部 關 稅 總 局 》 。 http://web.customs.gov.tw/fp.asp?xItem=40697&ctNode=4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