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世界銀行推動的貿易便捷化工作
第四節 世界關務組織貿易便捷化工作歷程與成果
二、 WCO 下與貿易便捷化相關之重要公約及計畫
(一)調和貨品分類制度
調和貨品分類制度(The Harmonized Commodity Description and Coding
System,簡稱 HS制度)是一種廣泛應用於世界上關稅和貿易統計之商品命
名制度,由世界關務組織(WCO)管理。其奠基於《商品統一分類制度國 際公約》(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on the Harmonized Commodity Description
and Coding System),於 1988 年 1 月 1 日生效,每四至六年修正一次,目
的為使此分類制度和當前國際貿易情勢、科技之進步和海關實務結合。自其 生效以來曾分別於 1992、1996、2002 和 2007 年修正,最新一次之修正預計 於 2012 年正式實施。
本制度包含分 21 類、97 章,1,244 項號列(headings),及超過 5,000 項之六位碼號列(sub-headings)。六位碼號列得為因應國內行政及統計之 需要,再進一步分類。其法律效力文本由歸類解釋準則、注釋(類註、章註、
目註)和商品編碼表三部分組成。HS建構之基本準則包含:(1)唯一性:
每一物品僅有其專屬貨號;(2)完整性:任何物品均有其適當貨號。由於
38
其具有合法性和邏輯性,HS 系統目前廣泛應用於關稅、貿易統計、原產地 規則、國內稅收、貿易談判、監測管制貨品、地區海關的控制和程序,包含 風險評估、資訊技術和遵守相關規則等。
表2-3 HS分類表
第一類 活動物; 動 物產品 第二類 植物產品
第三類 動植物油 脂 及其分解 物 ;調製食 用 油脂;動 植 物蠟 第四類 調製食品 ; 飲料、酒 精 及醋;菸 類 及已製菸 類 代用品 第五類 礦產品
第六類 化學或有 關 工業產品
第七類 塑膠及其 製 品;橡膠 及 其製品
第八類 生 皮 、 皮 革 、 毛 皮 及 其 製 品 ; 鞍 具 及 輓 具 ; 旅 行 用 物 品 、 手 袋 及 其 類 似 容器;動 物 腸線製品 ( 蠶腸線除 外 )
第九類 木 及 木 製 品 ; 木 炭 ; 軟 木 及 軟 木 製 品 ; 草 及 其 他 編 結 材 料 之 編 結 品 ; 編 籃及柳條 編 結品
第十類 木 漿 或 其 他 纖 維 素 材 料 之 紙 漿 ; 回 收 ( 廢 料 及 碎 屑 ) 紙 或 紙 板 ; 紙 及 紙 板及其製 品
第十一類 紡織品及 紡 織製品
第十二類 鞋 、 帽 、 雨 傘 、 遮 陽 傘 、 手 杖 、 座 凳 式 手 杖 、 鞭 、 馬 鞭 及 其 零 件 ; 已 整 理之羽毛 及 其製品; 人 造花;人 髮 製品
第十三類 石 料 、 膠 泥 、 水 泥 、 石 棉 、 雲 母 或 類 似 材 料 之 製 品 ; 陶 瓷 產 品 ; 玻 璃 及 玻璃器
第十四類 天然珍珠或養珠、寶石或次寶石、貴金屬、被 覆貴金屬 之 金屬及其 製 品 ; 仿首飾; 鑄 幣
第十五類 卑金屬及 卑 金屬製品
第十六類 機 器 及 機 械 用 具 ; 電 機 設 備 ; 及 其 零 件 ; 錄 音 機 及 聲 音 重 放 機 , 電 視 影 像、聲音 記 錄機及重 放 機,上述 各 物之零件 及 附件
第十七類 車輛、航 空 器、船舶 及 有關運輸 設 備
第十八類 光學、照相、電 影、計 量、檢 查、精 密、內 科 或 外 科 儀 器 及 器 具;鐘 錶 ; 樂器;上 述 物品之零 件 及附件
第十九類 武器與彈 藥 ;及其零 件 與附件 第二十類 雜項製品
第 二 十 一
類 藝術品、 珍 藏品及古 董 資料來源 : 財政部關 政 司
維繫 HS 制度是 WCO之重要工作之一。HS制度設有 HS委員會,一年 開會兩次,主要負責:(1)統一解釋 HS 條文、分類及適用準則,確保商 品採用同一分類並使用正確之 HS代碼,並解決關於商品分類之相關爭端,
以促進貿易;(2)修訂 HS 條文以反應科技之進步、貿易型態之變化及更
39
加符合 HS適用國之需求;(3)促進 HS 制度之廣泛應用;(4)檢視和 HS 制度有關之一般問題和政策性問題。最新一次 HS修正案以通過世界關務組 織理事會之核可,並預定於 2012 年 1 月 1 日起生效實施。本次 HS 修正案 之主要內容為:(1)配合國際組織要求,加強環保生態物品之監控;(2)
因應國際貿易及科技型態的改變及;(3)釐清 HS本文內容,以確保 HS稅 則分類之一致性等;共計修正農業、工業、化學、紡織及電機等各部門相關
產品 220 組,按 HS 2012包含解釋準則 6 條、21 類、97 章、1,224節(新增
3節)及 5,212 目(新增 160目)。
我國雖非 WCO 會員國,但一向遵循 HS 規範,因此我國財政部邀集各 機 關 將 組 成 專 案 小 組 , 以 利 HS2012 版 修 訂 與 海 關 進 口 稅 則 接 軌 能 順 利 完 成。專案小組之工作項目包括:(1) HS 修正內容及註解翻譯;(2)稅則、
稅率轉換組配;(3)研擬海關進口稅則部分稅則修正草案;(4)舉辦有關 業務人員座談會;(5)擬具海關進口稅則部分稅則修正草案提請關稅稅率 委員會審議,報請行政院核轉立法院審議及;(6)十位碼商品號列轉換42。
HS制度主要目的為:(1)為關稅課徵之目的,達成國際商品分類之統 一;(2)方便世界貿易統計資料之蒐集、分析及比較;及(3)為商業之目 的,提供商品編碼、描述及分類之通用國際系統。此制度在貿易便捷化方面 貢獻良多,根據 WCO最新的統計,截至 2011 年 10 月 20日,WCO 141 個 會員國中,已有 128 個國家通知 WCO秘書處其已完成 HS 2007 的修正43; 亦有許多非 WCO 會員國採用 HS 制度,目前全球約有超過 200 個國家和經 濟體使用此制度,並作為課稅及統計國際貿易資料之依據,涵蓋全球 98%以 上之貨品貿易種類,可謂世界上最重要的國際貿易語言。由於其統一性及廣
42 財 政 部 〈 財 政 部 已 著 手 進 行 國 際 商 品 統 一 分 類 制 度 ( 簡 稱 HS) 2012版 修 正 案 與 海 關 進 口 稅 則 之 接 軌 工 作 〉 新 聞 稿 ,2011年5月10日
43 參 見 WCO網 站 :Position of Contracting Parties to the HS and non-Contracting Party Administrations situation as of 17 October 2011,
http://www.wcoomd.org/files/1.%20Public%20files/PDFandDocuments/HarmonizedSystem/HS%20O verview/Situation_HS20111020rev2EN.pdf, 最 後 瀏 覽 日 期 :2011年10月20日 。
40
泛適用於各國,方便各國課徵關稅、進出口統計、及海關電子交換數據,因 此使得各國之間貿易更加便捷,並大幅降低國際貿易的成本。
(二)京都公約
京都公約(Kyoto Convention)全名為《關務程序簡化調和國際公約》
(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on the Simplification and Harmonization of
Customs Procedures),於 1973 年在日本京都簽署完成。其宗旨為使各國都
能採行公約所規範之關務程序,以達成各國關務程序之簡化與調和,促進世 界貿易與國際交流。原公約因缺乏有效拘束力,又因電腦技術與科技突飛猛 進,已無法因應通關之實務作業,經過四年之修訂後,於 1999 年通過修訂 程序,並於 2006 年 2 月正式生效,至 2011 年 10月計有 76個簽署國44。此 修訂版包括具拘束力之總附約(General Annex)及可依個別國情之需要選擇 接受或不接受之特定附約(Specific Annexes)。不論是總附約或是特定附約,
WCO 皆制定有相關實務指南,包括如何執行京都公約之特定建議,以協助 各國執行該公約。該公約設立有管理委員會監督該公約之執行情形並解決該 公約所衍生之相關問題,以促使關務程序更加有效率。我國目前雖非 WCO 會員,但因是 WTO會員,而得以觀察員身分參加京都公約管理委員會(RKC)
會議,取得相關重要資訊。
表2-4 修正後京都公約之總附約及特定附約
總 附約 (General Annex)
第一章 一般原則 第二章 定義
第三章 通關及其 他 海關手續 關稅與其 他 稅
A.估價、 收集和支 付 關稅與其 他 稅 B.延期支 付關稅與 其 他稅
第四章
C.償還關 稅與其他 稅 第五章 安全
44 參 見WCO網 站:Contracting parties to the Revised Kyoto Convention and their instruments (as of 21 June 2011)
http://www.wcoomd.org/home_pfoverviewboxes_tools_and_instruments_pfconventions_instruments.
htm, 最 後 瀏 覽 日 期 :2011年10月20日 。
41 第六章 海關控制
第七章 資訊應用 科 技 第八章 海關與第 三 方之關係
由海關提 供 之資訊、 決 定和裁決 A.一般資 訊
B.特定資 訊 第九章
C.規範與 裁決 海關事務 之 申訴 A.上訴權
B.上訴之 行是和理 由 第十章
C.上訴的 審議 特 定附 約(Specific Annexes)
附約 A 貨物到達 關 稅領域 第一章 預先貨物 報 關手續 第二章 貨物暫存
附約 B 進口
第一章 國內消費 貨 物進口通 關 第二章 同一地區 之 再進口 第三章 減輕關稅 與 其他稅 附約 C 出口
第一章 直接出口
附約 D 海關保稅 倉 庫和自由 區 第一章 海關保稅 倉 庫
第二章 自由區 附約 E 轉運
第一章 海關轉運 第二章 轉運貨物 第三章 貨物之沿 岸 運送 附約 F 加工
第一章 進口加工 第二章 運往國外 加 工 第三章 退稅
第四章 加工內銷 附約 G 暫准通關 第一章 暫准通關 附約 H 違規行為
第一章 關務違章 案 件 附約 J 特別程序
第一章 旅客 第二章 郵件運送 第三章 商用運輸 工 具 第四章 運輸工具 備 用品 第五章 救濟物資 附約 K 原產地
第一章 原產地規 則 第二章 原產地證 明 文件
第三章 原產地證 明 文件之查 核 資 料 來 源 : 世 界 關 務 組 織
42
修訂後京都公約所規範之事項與關務作業息息相關,一旦廣泛實施,將 可提供現代化國際貿易所必需之可預測性和效率,因此也被世界關務組織稱 為是二十一世紀關務程序現代化及效率化的藍圖。其主要原則分列如下45:
1. 提升海關行為之透明性與可預測性 2. 貨物申報與證明文件之標準化與簡化 3. 簡化獲認可人士之關務程序
4. 最大限度地利用資訊科技
5. 最低必要之海關管制,以確保符合規定 6. 使用風險管理和審計為基礎之控制模式 7. 協調與其他管制邊境機構之干預措施 8. 與企業界的夥伴關係
根據世界關務組織之研究報告指出,由於修訂後京都公約大幅簡化及調 和關務措施,對海關的現代化具有極大效益,簽署國亦從簽署公約得到許多 利益,包含:第一,簽署國具有「宣告效果」,宣告其邁向海關現代化的決 心與保證,更由於簽署國必須履行公約所規定之國際標準,除使通關程序更 加便捷,亦可吸引更多外人直接投資(FDI)。第二,修訂後京都公約管理 委員會是由簽署國之代表組成,非簽約國、其他國際組織及企業只能以觀察 員的身分參加管理委員會會議,而管理委員會最主要之工作為監督公約之執 行、統一解釋適用條文和修訂公約。對簽約國而言,可以參與此些過程及參 與討論對自身利益是非常重要的。第三,由於修訂後京都公約之國際標準已 被廣泛使用,並成為 WTO 貿易便捷化談判小組之重要參考工具,因此簽署
45 參 見 WCO網 站 :The Revised Kyoto Convention,
http://www.wcoomd.org/home_pfoverviewboxes_tools_and_instruments_pfrevisedkyotoconv.htm,最 後 瀏 覽 日 期 :2011年10月2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