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宏都拉斯
第五節 小結
由上述各項指標評估與報告結果,可分析我國貿易便捷化發展與各國 便捷化能力建構潛在需求,雖然各項指標所採計之評估基準與項目名稱彼 此有所出入,然而就總體趨勢而言,仍可以看出我國對外貿易便捷化的潛 在 TACB 主要落於資通訊與交通運輸兩大領域。本章所列之星、紐、韓三 國對外便捷化 TACB 內容、途徑和對象,對於我國對外便捷化 TACB 有其 參考價值。最後,菲、越、宏三國之貿易便捷化 TACB 潛在需求,其雖各 有 互 異 , 但 仍 不 難 察 出 其 總 體 趨 勢 主 要 落 在 基 礎 建 設 與 商 務 環 境 二 大 領 域。
分析星、紐、韓三國便捷化能力建構政策方針,可以發現三國政府對 本國對外便捷化能力建構,皆以指派或專委責任主管機關或透過專屬執行
118 參 經 濟 部 投 資 業 務 處 。
163
計畫來運作。如前所述,韓國透過外交通商部下之韓國國際合作署進行對 外援助之指揮;新加坡的 TradeNet 主要由新加坡關稅局主導,並由新加坡 資訊發展管理局和新加坡經濟發展局合作管理;至於紐國對外援助則主要 透過紐國外交與貿易局負責辦理,包含其貿易便捷化專屬部門與相關措施 之 執 行 單 位 。 此 種 執 行 方 式 除 可 更 有 效 率 地 整 合 規 劃 一 國 的 對 外 技 術 協 助,亦可避免國內各不同執行單位出現疊床架屋的情況。
由星、紐、韓三國選擇合作對象與協助對象可發現其共同的特點。以 合作對象而言,各國皆結合便捷化能力較為一致的國家進行合作,以在技 術 或 經 驗 上 得 以 相 互 支 援 , 提 供 他 國 更 為 完 整 的 支 持 , 例 如 新 加 坡 與 澳 洲、日本、韓國的合作關係。又在協助對象的選擇上,可以發現前述的新 加坡、紐西蘭與韓國三國,都不約而同地以東協作為其貿易便捷化能力建 構的地區,理由不外乎東協的市場為各國所關注,協助東協各國在貿易便 捷化的能力,也有助於降低各國進出東協市場的交易成本。此也顯示各國 在對象的選擇與評估上是以本國的經貿利益作為考量,透過分析各國於實 現貿易便捷化後於受援助國所產生的經濟效益,以作為協助對象的重要決 定因素。
就 我 國 政 府 各 部 會 目 前 所 執 行 之 貿 易 便 捷 化 相 關 跨 部 門 子 計 畫 而 言,觀察我國貿易便捷化政策,可以發現所涉及之層面及重點分為三個面 向:貿易便捷、貿易安全以及智慧環境。就貿易便捷而言,主要以進出口 管理為目標導向,包含電子簽章應用、出口簽審作業現代化、電子產證,
及檢驗稽核作業機制等。其次,就貿易安全而言,主要以貨物移動安全及 AEO 認證為目標導向,包含跨境移動與貨櫃監控系統、貨物運輸安全、預 報系統與查驗技術設備,及 AEO 國際承認與互惠認證等。最後,就智慧 環境而言,主要以關港貿單一窗口和安全智慧化海/空港為目標導向,包
含 B2G、G2G、經貿訊息核心組件文件庫,及安全智慧化海、空港建設等。
由上可知,我國推動貿易便捷化硬體建設所涉及的層面相當廣,其成 果有目共見。然而,就貿易便捷化 TACB 而言,其性質與貿易便捷化建設 發展不同,必須將對外關係與國際局勢納入考量。值得注意的是,貿易便
164
捷化 TACB 雖然是一種外交政策的形式體現,但與主權外交不同,貿易便 捷化 TACB 必須考量可回收利益,因此就其政策執行面而言,不應受限於
「單向輸出」的形式協助,而必須以多面向、多角度、多元化的形式建立 雙向交流的合作性質,達成實質上的「活路外交」。在此前提下,實際瞭 解我國與需求國家的合作利基,配合需求國的需求何在,尋求因地制宜的 解決方案,架構一套長期合作機制,在國際間建立 TACB 口碑後,才能吸 引更多潛在對象與我國接觸,進而建立「雙贏」的夥伴合作關係。
目前我國對外 TACB 國家皆以邦交國為主。然而,在執行我國對外貿 易便捷化 TACB 時,必須將貿易往來與資產投資等因素納入考量,以收政 經貿效益,因此在選定我國對外貿易便捷化 TACB 對象國家無需完全以邦 交關係之有無作為考量因素。我國在面臨對外便捷化 TACB 之政策制定與 落實時,最大的困難處在於目標國家之選定、其具體需求為何、如何在可 行範圍內執行便捷化相關配套措施、如何配合該國產業及各界專業與實務 意見,以及將我國政治及與該國之經貿利益面納入考量(如該國台商與各 界產業之投資實務面),並據以部署一套完整並兼具雙方政經利益的便捷 化 TACB 政策等。由於各國國情互異,且受限於我國特殊國際地位,如何 在有限的預算及現有資源配置內擬定對外便捷化TACB可行方案乃當務之 急;在進行便捷化 TACB 考量時,與其試圖尋找我國就便捷化 TACB 之不 可替代性,不如透過雙方現有體制層面與現行合作機制,找尋其中可著力 之處,並由該國外館人員與各界相關專業人士,透過正式或非正式合作交 流方式進行便捷化 TACB 之研商擬議。
評估我國可提供之貿易便捷化 TACB 潛在國家以兩個面向為主:一、
評估經濟效益,將台商對外投資多寡和分布納入釐定選取標的國家考量之 一,而鎖定對象於與我國經貿往來密切、地緣鄰近的東南亞國家。二、評 估國家對外利益,將外交政策與政交附加利益納入選取標的國家的優先考 量,而鎖定對象於我國友邦國家,作為一種外交建樹的體現,並吸引各國 前來取經。
縱觀本章所設定之菲、越、宏三國貿易便捷化 TACB 潛在可能需求,
165
可以發現共同趨勢可分別以硬體設備和軟體制度兩大層面進行分析。就硬 體設備層面而言,三國普遍在交通運輸基礎建設、資通訊技術發展上有待 加強。就軟體制度層面而言,三國普遍國內法規制度和商業環境的現代化 改革皆有很大的成長空間,尤其在法規透明化和國際標準方面,三個國家 的作業流程、管理制度等軟體面問題嚴重性與改革迫切性遠大於硬體設備 之不足處。
然針對本章所擇定三國提供TACB之預期效益與經貿政交利益之分析 有其困難性,其原因不外乎在於非區域性整合之特定國家 TACB 需求層面 必須依該國自我需求評估為前提,並透過各界專業人士之磋商研討進行後 續政策制定與執行,才能串聯起理論與實務,避免產生以客易主的情形。
同時,透過我國外館人員以及專業技術團等相關專業人士進行實地考察與 效益評估分析,才能達到因地制宜之效。
167